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等待黎明

(2007-01-28 14:59:59)
分类: 拾遗记

韩松落

        我爷爷生在一个富农的家庭里,家里人口非常多,听我妈妈说起他们家庭内部的争斗来,感觉是听苏童的故事,什么谁把银饰藏在房梁上啦,谁折磨二房的孩子啦,然而,等我细细追问起来,妈妈就很警觉,连连说,其实连富农也算不上,不过有几亩地罢了。
        我爷爷受的是很传统的教育,念私塾,画写意花鸟,会配置中药,有一种祖传秘方叫“接骨丹”,治疗骨折有奇效。但骨子里他似乎是极其渴望自由的人,36年参加革命,把家里的水地卖了投奔组织,随后在兰州开了一家书店,卖进步刊物,把学生们聚集在书店里,给他们偷着拿不能摆卖的书。后来终于给发现,被驱逐出境。我妈妈很强调驱逐者的身份,说“是国民党的县长亲自拿着枪呀!”,大概在那时候,县长是非常大的官吧。他把没有卖掉的书运回老家,藏在山洞,又到另外一个城市开煤场子,又去青城纺棉花,为同志们提供经费。我妈妈又说:“那煤场子要是一直为自己开着,我们家现在也很有钱了!”她那时生病住院,很是花了些钱,总觉得钱不凑手,也难怪她想得那么远,一直想到50年前去。
       后来革命胜利,他到劳改系统工作。六十年代,随着劳改系统迁移到新疆去。乌鲁木齐,喀什,叶城,这样一站站走下去。一直到了于田。
        我是他和奶奶还有舅舅们带大的,从小在于田的劳改农场里跟着他学习种菜的知识。他从来没有做过官,他本性里是农民,热爱土地和粮食胜过一切,最显赫的时候,他是“郑大队长”。但是那有什么,他是最好的爷爷,还种出过脸盆那么大的菜花,就连地头上,他也不让它空着,往往种一簇萱草,开花的时候,很有几分画意。
        前些年看到他的回忆录,在这里的文史资料上,文章题目是《传播革命火种的书报社》。写的是他的革命经历,那文章的最后说:“老郑和他的同志们一起,预感到黎明快要来了,准备一起挺过这最后的黑暗”。文章就在那里结束,像王子和公主的故事。或者“他们结婚了,第二年她就给他生了个大胖小子,一家人和和美美过日子”。民间故事的最经常结局。 
        我就生活在他等到的黎明里,活在他厌倦的城市里,努力体会他当初的决绝、希望,并且贯彻在自己的生活里。骨子里,流的还是他的血,热爱植物,喜欢种植。
        他在前年冬天去世,葬在他家乡的山坡上。我还继续活着,传播他递下来的,人性深处的幽暗火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