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网友“狼的迷茫”对我文章的看法,特贴出与大家一起讨论。本人近日将推出《地产舆论、地产学术和空置率:不得不再说的话》,后面将回答大家对空置率公式的质疑,敬请关注——董藩
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是值得怀疑的
狼的迷茫
中国的房价高是不争的事实,至于说空置率的问题,本人同意董先生的意见,空置率是要将全部现在住房一同来计算才合理,因为所有的住房都是可以住人的。当然,其中很多并不能满足居住者的要求。
至于说到空置率的问题,主要是空置房的统计数据来源,真实的情况很难统计出来。在北京,不管是新建小区、老小区还是机关大院,都有大量住房是间或有人居住的。而又有很多住房被当成办公室来用了。这些房子算不算空置?
以董先生这篇文章论,我同意一条: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本身是很值得怀疑的,而以这样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更值得怀疑。
还有一点,有些开发商的房子的确没有卖出去,但并不妨碍其使用这些住房,因为开发商本身成为了大房主后,如果他用来出租经营了,则这种空置并无大碍。
所以说,房地产行业是否产能过剩、是否健康发展,主要应该分析房价、租金的变化规律,同时分析房地产供应结构与行业风险。对北京来说,房价在上涨是不争的事实,但上涨的速度明显慢于上海等城市,而房租正在逐步下降,这种趋势已经使得投资房产变得无利可图。
而供应结构上北京城中心区房价高涨是必然的,但很多区域出现的跟风上涨则是市场经济中的无奈。涨了也就涨了,涨了还能卖出去,有什么办法。谁卖的呢,我不相信都是有钱人,一万多的是有钱人,但从3000涨到5000还能卖出去的房子购买者不会都是有钱人吧。
而从市场风险上分析,已经可以发现很多开发商已经放缓了价格上涨的速度,而这一点在目前来说,不涨本身就是一种下跌。针对具体的楼盘,真正20%-30%的下跌是等不到的。
http://blog.sina.com.cn/m/wolfe_jiang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