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与分层
(2019-09-05 09:58:34)分类: 投资札记 |
【注:事实上,中国技术学校、普通高中,其培养能力并没有出问题。真正出问题的,恰恰是重点中学培养出来的学霸。中国的精英教育,被某种神秘力量所控制,被系统性阉割了。这就是我看到的教育系统最严重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必须要从国家层面出台全面的教育系统发展规划,才有可能解决掉。】
《美国工厂》,充分展现了中国制造业工人的整体素质很高。这类从业人员的培训体系,也就是技术学校层级的,应该非常明确的划分出来。现在,很多大城市,50%的孩子上不了普通高中,没有机会参加高考,这也是个现实选择。很多工作,并不需要一定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应该更好的接受职业技术训练,这也是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的基础,应该强化。
小学、初、高中层面,整体的教育是存在问题的。问题的关键在于,缺乏一个明确的精英、普通培养体系,总是用各种经济和非经济因素制造阶层,而不是用相对公平的人才选拔机制来分层。
鸡血的学校,对所有学生都要求大量习题和作业,本就对一小批特殊孩子是不适合的。国家应该整体规划,公立教育体系中,有针对性的实验类学校,不走通用的教学纲要,要允许学校创新。穷人家孩子,自身条件好,有能力通过公开考试,进入实验类、示范类学校,可以实现阶层流动。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在外面愿意报N个班,抢跑能考进实验学校,也行。总之,实验类学校,在全国各地,应该是遍地开花的,跟普通学校的教学要求不一样,满足中国真正精英阶层尖子的培养需要。这批孩子,才是未来参与国际竞争的关键性领军力量。
高考,应该是绝大多数孩子实现进入高校的直接通道。全国统一考试,恢复类似科举的模式,给更多的老少边穷地区孩子一个机会,能够进入重点院校。高考,对所有人都应该是相对公平的。实验类中学可以提前参加高考,非实验类的正常参加高考。非实验类中学,愿意做山海一样的习题,就去做。实验类中学,有足够的能力去开展更多的学科类知识学习,也没必要拦着。
为什么,分层系统不能建立起来?在美国,精英阶层和平民阶层之间,存在一个深深的壁垒。在中国,社会性质不同,国家资本应该为平民打造一个可以进入精英教育体系的机会,而不应该被私人资本垄断精英教育体系。但现实是,中国的重点中学,也都粘连不清,没有突出高精尖人才培养方向,还留恋在海量作业、做题竞赛上,没有真的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这对未来领军人物的培养存在致命性威胁。
私人资本办教育,国家高层存在遏制。公立教育,还因循守旧,日益强化成为拼作业模式,就耽误了我国高精尖人才培养计划。为什么要减负?不是学习不好的孩子受不了,而是正经的精英阶层的孩子也扛不住了。如此海量训练,结果不尽如人意,还不从根源上找出问题,那就是找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