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训练与相对

(2019-06-25 08:42:40)
分类: 投资札记
  同样是高考状元,分数相近,综合能力如何评估?上海复旦附属中学的那个语文学霸,作曲、作词、绘画,都有两下子,不仅仅是高考能进清华。人与人之间竞争,永远是相对的
  毛主席8岁读书,为何成为博古通今的伟人?因为,在他所处的时代,别说8岁读书,有机会读书的人口数量都极其有限。我爷爷为何不是伟人,因为,他16岁从农村到城市打工,才有机会读书识字。
  前文提到幼儿园大班围棋达到业余五段,这在30年前,连聂卫平都不敢想象。但是,在今天,在北京、上海,根本就不是什么稀奇事,因为,训练的手段在不断提升。即使如此,这批大班过5段的孩子,依然出不来职业棋手,因为,选择走职业道路的终究有限。
  离开相对探讨绝对,是没有统计基础的
  提到数学,30年前,我的高考数学成绩,在全省都算是名列前茅,但是,跟现在的孩子比数学,完全是自找没趣。你现在找一个8岁学数学的天才,来跟2、3岁开始学数学的非天才比比试试看。举个现实中存在的例子,网友中有孩子12岁,都比你高考数学厉害,你信不信?这就是时代变迁,训练的相对性决定了绝对性对比是没意义的。
  当下的孩子,语数外厉害,没什么可稀奇的。发达地区的学霸,语数外厉害是标配。你随便在北京、上海找几个学霸试试看,就会理解我说的是什么。他们不是天赋好,他们只是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训练与内功
后一篇:训练与情绪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