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产业
(2019-01-06 09:43:19)分类: 投资札记 |
教育,是一种产业。无论公立教育,还是私立教育,教育本质上都是经济行为,要计算投入产出比的。任何经济行为,都要存在评估系统。宏观经济,依赖对国民生产总值的统计来评估。教育,需要相对客观的评估系统来确认投入产出效果。在中国,高考就成为一种基础教育评估系统。无论高考是否客观,都需要高考来评估中国公立教育产业投入效果,因此,否定高考的价值,等同于否定教育的评估系统。
问题是,高考能否充分体现教育的本质么?答案,是否定的。
教育的本质,是自我教育,是完成对自我,也就是意识的丰富。教育,是人这种动物能够不浪费生命的很关键的自我体验过程。当学生对教育产生厌倦心理时,本质上,其实是在放弃作为人类体验客观世界的权利,是对生命本质的漠视。其实,人的自我与意识,本质上就是个幻觉。唯有教育,唯有终生学习,才有可能提升自我的感悟和生命的厚度。教育,最核心着眼点,应该是激发每一个学生对自我和生命的热爱,而教育系统里凤毛麟角顶尖精英能说出我写出来的这段话,因此,我认为,教育学基本上是扯淡的。我认识很多从事教育工作的朋友,我不是针对某一个人,我是针对全部。我认为,基本上,搞教育的没有几个真的能领悟教育的本质。这个道理,就像是经济学家去炒股票,纯扯淡造型的。
教育的本质,隐藏在人类生命中,是非常难以领悟与实施的。抛弃掉教育的产业形态,完全遵循教育的深刻内涵,更加不可取,因为,无法大规模工业化实施,将影响全社会的教育发展效率。那么,该如何有效的消弭教育产业化与教育本质之间的矛盾冲突呢?我认为,较为有效的方法,还是从家庭的角度进行优化。
遵循教育的本质训练出来的学生,不等于无法通过教育产业化建立的评估系统。站在更高维度的生物,怎么可能被低维度的生物思维方式击溃呢?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人们大多领悟不了教育到底是什么。发自内心的热爱教育,热爱对自我教育,同发自内心的想取得优异的考试成绩,是两个世界的生物。
名师,是给菜鸟准备的。真正的名师,只有自我。你问问名师们,他们当年在教育系统中考试评估成绩那个鸟样,有没有胆量出来嘚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