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字与知识

(2018-11-29 13:47:01)
分类: 投资札记
  为什么,要反复强调跨学科综合思维呢?因为,单纯从某一学科的角度,往往看不透一个大问题。我们需要调用很多学科的思维和知识,去解决一个综合性问题。
  我前面几篇文章,写的其实是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对人类思维和教育方式的解毒,最终回到人类历史文化的起点,去对比中西文化差异性的根源,进而,牵扯出文字和语言的进化历史。这里面,我没有明确的从哪一本书中取得这些知识点,而是综合运用了很多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整理出来这么一个知识体系。这里牵扯到的学科,包括计算机科学、心理学、语言学、历史、地理、考古、神经科学,等等。其中,绝大部分知识点,都是学科内顶级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写成书,一本本看过之后梳理出来的线索。
  我可能要解决的问题,其实就是一些大问题。例如:为什么,中国没有诞生科学?为什么,中国没有诞生逻辑学?如何,才能更好的对幼儿完成教育?科学的教育方式是什么?计算机视觉分析计算的基本原理是什么?人脑,如何完成阅读分析?
  搞投资的人,闲的没事,研究这些玩意干什么呢?很简单,需要更加强大的洞察力。同样面对一些大问题,你有能力看透问题背后的实质,可以找到坚实的论证方式,才能形成更加确定性的结论。
  历史走向,背后到底有什么样的原因?往往单凭一两个专业领域很强的智者,是不可能解释清楚的,需要一群专家会诊。我们针对汉字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不需要成为甲骨文的研究学者,也可以把汉字、汉语背后的发展线索理清楚。这其实,就是在写一篇论文。我刚完成的题目就是,未来人类科技文献大概率不会以汉语为主体。针对这个题目,我写了个基本框架。当然了,我省略了很多内容,其中,需要数据,需要引用一大堆论文,但这些都不是问题,早就在阅读过程中有了积累。
  现在,有人蹦出来,说存在问题。这就像是论文答辩,早就准备好各种应对手段,来解读和分析。事实上,大多数人,不去专门研究,看到的往往是一个方向,是他、她知识结构支持的方向
  我们去看某一本书,讲的主要成果,可能不是你关心的问题,只不过陈述了一些周边的知识点。你会突然发现,这不就是另外一个问题的论据么?思维的模式,就会瞬间形成。此类阅读过程中所形成的瞬间的灵犀一通的感觉,就是悟性。
  人们往往会受限于自身的知识结构,站在狭窄的认知范围内去看待现实问题。正如我所说,文、理之间,隔着喜马拉雅山。你必须从一方爬到巅峰,才有机会看到另一方的精彩
  文字,不等于知识。知识,也不等于智慧。融汇贯通的感觉,其实是苏格拉底式质问后形成的通透。一个智者,最大的前进动力,就是问题与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去体会、形成洞察力。
  当你融汇贯通后,再去阅读,相当于调动了一批专家进行综合性会审。此时,文章的质量,论述的能力,就昭然若揭。再去选择阅读的内容,就会变得非常挑剔。你也不会再去问愚蠢的问题,因为,愚蠢早就留给了自己
  我这几篇文章,也回答了很多中国网友质疑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真实性问题。类似此类民科类型的搞笑问题,去反驳相当不容易。你说东,他说西。人们,总是会有办法去质疑。事实上,文化的形成,是一种历史进化过程,需要漫长的自然竞争,才会得出结果。希腊文化的自然竞争结果,在语言、文字上,早就写明了。当你明白了这些道理,再去看各种胡扯,就连争论的兴趣都没有,因为,根本就不是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文字与未来
后一篇:知识与偏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