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字与未来

(2018-11-29 11:05:27)
分类: 投资札记
  文字的历史,前面几篇文章已经讲得很清楚了,对于那些对文字和语言缺乏基本认识,盲目的崇拜汉字和汉文化的人来说,扫盲下基本常识,更加理性的看待现实问题。那么,未来怎么办?
  汉字、汉语,用来记录无歧义文献的能力是天然存在缺陷的。对于文字的自然选择过程,我们应该理性的看到,艺术和科学这两个方向,其实是文字的传播效率竞争问题,是文献的信息传递工具歧义性问题。
  拼音文字、汉字之间,在全球范围内比拼普及程度,决定成败的是文字本身,而不是文字背后的国家实力。古罗马,倒是牛逼了,依然要以希腊文字为精英阶层必修。拉丁文写出来的文献全面赶超希腊文,才会形成拉丁学派彻底崛起。这个道理,对汉语、汉字,是相同的。很可能,中国的GDP冠绝全球,也不会出现全球的知识精英用汉字写科技文献,不会出现全球知识精英费劲学习汉语。
  技术飞速发展,也在消弭文字、语言作为交流工具的本质属性,出现新的替代品。比如说,机器翻译非常牛逼,自然语言理解搞定了,无所谓用什么文字记录,可以搞一个全球统一的标准文字作为版本,机器通译再牛逼一些的技术进步,可实现人与人之间思维层面直接沟通,可以取消文字和语言这个沟通媒介,直接交换心理词典和语义,搞三体人的交流模式。这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单纯从交流信息的角度看,指望全世界的学者都去学中文,写中文的文献,我觉得完全是无厘头的意淫。日本、韩国,这些小国,科技再进步,也不可能实现文字和语言层面的逆转全球自然竞争结果。中国再强大,也不会让拼音文字本身具有的传播效率降低
  日本、韩国,把汉字和拼音相结合,搞出来的所谓的改革,也是无厘头。文化基础就如此,语言本身就如此,彻底变成拼音符号的根本阻力在读音,而不是文字符号。在语言和文字层面,加一层汉语拼音,其实是最好的解决方案,也是最尊重历史的方法
  其实,威胁最大的并非是语言本身,而是语言和文化带来的综合型影响。一个民族的文化、文字、语言,同其思维方式,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国人,要很清楚的意识到自己本民族文化的劣势,正视其他民族文化的优势。你,永远都看不到全世界所有人用汉字你很可能会看到全世界人都懂一种拼音文字,包括我们中国人自己
  正视历史,就是要更好的展望未来。我反对那些无脑意淫,就是为了更客观的看待未来。未来,属于向前看的人们,不属于向后意淫的人。即使,我们向后看,也看不到一个让自己满意的结论,因此,还是要更努力的向前看,向未来前进
  最后,还是用第一篇文的开头,来做个结尾。
  人类社会发展需要两个轮子:艺术与科学
  艺术与科学就像是爬山,从山脚同时起步,走不同的路线,最终,都会到达顶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阅读与文化
后一篇:文字与知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