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语言与计算

(2018-08-28 16:49:43)
分类: 投资札记
  语言,是最常见的人类思想交流工具。除非,人类试图形成人造智能,否则,不会深度研究如何形成对语言的智能理解问题。人脑,是如何完成对复杂无比的语言系统背后语义分析呢?看起来很简单的自然语言理解,实际上由极为复杂的原理所决定
  有一个前提,基本上是毋庸置疑的,就是人脑肯定是有一种计算体系,可以将自然语言快速分解计算得出结果。既然是计算,势必存在数学系统。乍一看,语言这个东西,千变万化的,该如何通过计算体系来分析呢?更可怕的问题是,亿万年来,通过自然进化,人类就可以形成一种计算系统,能够处理复杂的自然语言,这又是如何做到的?其实,这就已经触及智能的核心了
  《数与形》一文,提出的数学方法,是处理形式语言系统的通用方法。那么,人脑是不是有一种计算体系,可以处理此类问题,要通过科学研究来逐步形成实证结果。关于人脑的计算能力,10的16次方每秒,这是生理极限。大自然最奇妙的是,通过自然进化,形成一个体积、能耗极度优化后的生物设备,能处理如此复杂的计算,这是匪夷所思的
  千百年来,人类创作的各种典籍,已经充分说明人脑是极为可怕的计算设备。不要小看语言和文字,因为,语言与文字背后蕴藏的深刻,绝非想象中那么简单。时至今日,科技水平如此发达,依然没办法彻底破译人脑在语言上的计算体系。所谓的强人工智能,必须要保证在能耗适当的基础上,有一种解决方案,能够接近人类的自然语言理解能力。这其实是非常困难的,甚至是无法实现的。
  为什么说,从0、1起步,就足以构建强人工智能呢?道理很简单,神经网络也不过就是如此构造的,只不过极其复杂。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已经不是问题,只不过是需要时间。至于,大自然是如何构建极高效率的二,对人来来说是无所谓的,至少现有的解决方案,已经实现了。未来,人类或许会不断革新底层解决方案,用新材料、新技术去替换现有的硅基,而计算数学无须变化,软件是可以完全复用的。
  强人工智能崛起,还是要建立在现有的软件基础上,对操作系统要求会有变化,但数学基础是不需要变化的。随着软件生态体系不断变化,表现层语言会越来越自然化、容错化,日益接近人类自然语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概念与映射
后一篇:兴业中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