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利好市场

(2018-04-14 08:36:30)
分类: 投资札记
  利率市场化深化,对当前A股市场是利好。准确理解这一点,逻辑很简单,并不复杂。
  投资者,要看清央行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终极目的是什么。央行,要的就是双轨合并为单轨,形成一条合理的利率走廊。我们,可以假设利率市场化改革迅速实现后的利率情况,1年期定期存款3%,1年期国债3.25%,一年期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3.5%,10年期国债3.75%。这条利率曲线走势比较平滑,没有出现特别陡峭的利差空间,央行可以从SLF、MLF入手,调整利率,形成类似美国联邦基金利率调控模式。这是理想状态,不是短期可以实现的,但是,中长期趋势就是要形成此类控制结构,这是央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最终目的。
  如何调控利率,这是另外一个问题。央行可以通过SLF、MLF、存款准备金下手,调整市场流动性和利率,维系住长期利率稳定,支持国民经济发展,但阻力在于当下利率走廊没有形成,1年期大额定期存单甚至出现超过4.5%的情况,这同3.8%的10年期国债出现倒挂。那么,对于股票市场来说,长期的无风险利率锚定基础是10年期国债收益率,按照前面假设的利率曲线,3.75%对应的市盈率是26.66倍,4.5%对应的市盈率是22.22倍。市场,从借钱投资的角度看,锚定的是1年期、半年期资金借贷成本,最典型的就是融资融券利率。那么,4.5%同3.5%之间,有1个百分点的差距,落实到股票市场,就是22.22倍同28.57倍市盈率之间的差异。所以,打掉1年期同业存单利率过高,对稳定股票资产价格有很大助力,资金会在各个市场寻找机遇,锚定的基准就是利率曲线。现在,这条线在中长期利率上存在很严重的问题,对市场估值提升有明显阻力
  理解这条曲线的变动趋势,还有一个比较简单的思维方式。假设,所有银行的资产端都不具备向客户转移融资成本的能力,且银行业整体息差不变,那么,非市场化和市场化负债总成本不变,非市场化负债抬升越多,市场化负债下降的就会越多。绝对不会存在非市场化负债因利率市场化改革深化导致负债成本下降的情况,只能是上涨。市场化改革,最大的益处,就是将银行业虚高的增加值砍掉,再次向实体经济让利。说到这,还不能理解兴业银行多年来逼迫自己为利率市场化改革作出的各种努力,就是脑残了。
  即便利率市场化改革深入,大银行的理性做法,应该是佛系。绝对不要为了应对净息差压力,铤而走险,强行调整资产结构,应该淡定承受负债、资产端压力,否则,风险更大。考虑到利率市场化改革压力,银行业整体估值依然是严重低估的。各项调整结束后,平均25倍以上市盈率为合理锚定,砍6成,10倍市盈率依然是合理的。
  利率市场化改革深化,对股票市场的利好是显而易见的,会带来整个金融市场资金融通合理化,使得无风险利率显著下滑,这是牛市出现的前提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