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利好兴业

(2018-04-14 06:42:01)
分类: 投资札记
  兴业银行,为利率市场化改革折腾这么多年,当真来最后一跃了,投资者竟然会认为利空兴业?你,当兴业银行这么多银行家都是吃屎长大的?N年如一日的努力,最终换来一个利空?可见,多少银行股投资者是来追星滴。
  不管什么政策监管出台,禀赋效应都会导致投资者对自己持有的股票内在价值评估大于未曾持有时,这是行为经济学决定的,是心理问题。每个人,都屁股决定脑袋。一条重要政策出台,利好各自持有银行股,就这么可笑。
  为什么,对于兴业银行来说,利率市场改革全面推进利大于弊呢?道理很简单,前面兴业研究那篇文的标题说的非常好,存款立行距离正确的道路越来越远。由于,兴业银行为利率市场化改革作出很多努力,全行上下已经形成资产负债结构调整,因此,在利率市场化全面推进时,最有机会弯道超车。其他同行,在错误的发展战略引领下,走的越远,调整的压力就会越大,会错失新一轮竞争发展机遇,而不仅仅是机械的计算净息差遭受多大冲击
  如果,你没能力分析清楚利率市场化全面推进的具体影响量化程度到底多大,你只需要记住一个业内共识,兴业是市场化改革最彻底的银行,直接定性引导一切,很显然会导致一批银行股长期投资资金分散持仓风险,对兴业构成利好。绝大多数投资者,没有能力仔细分辨、预测未来市场化改革趋势,盲目的看其他人的分析,市场群氓现象再严重,也改变不了兴业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大潮中排头兵的市场形象。
  风,就是这么瞎吹的。过数清,一轮去杠杆强势打压,市场被洗脑成存款立行。一钢上来就双轨变单轨,完成利率市场化最后一跃,相当于反身进入另外一个极端。这种政策发展趋势巨大调整,相当于来回扇,对机构来说影响很大。A股机构,全是一个尿性,瞎定性,一窝风朝着一个方向极端往返跑。对股价影响最大的,其实是机构持仓比例调整,也就是所谓的权重股比例变化。一旦,机构认为政策发展趋势利好兴业,在现有的银行股持仓中,就会出现调仓,这是最直接的影响。
  具体到企业发展角度看,利率市场化全面推进,到底对兴业实质性利好在哪里?能不能体现到经营业绩上?问题的关键,其实就在如何打掉市场扭曲的资金价格上。
  央行试图通过价格工具引导利率走向,放弃存贷款基准利率,前提是央行构建起利率走廊。目前,这条利率走廊中,最不和谐的声音存在于1年期定期存款、1年期国债、1年期大额定期存单、10年期国债构成的曲线。目前,市场上小的城商行,已经用各种手段以3%的利率吸纳1年期定期存款,但是,这种行为没有扩散到股份行和四大行,大行还在坚守基准利率上浮4成,双方差距1个百分点。这块儿市场套利空间,一旦被打掉,最直接的影响,就是1年期定存、1年期国债、1年期大额定期存单,这三个数据出现曲线平滑,而不是当下1年期定存偏低、1年期同业存单偏高。这对于市场化负债成本降低,肯定是利好。我们可以简单的毛估估下,利率曲线平滑后,低位和高位各自调整50个基点,形成现实中1个百分点利差消失掉,因此,市场化负债主体,也就是同业存单,有可能会下行50个基点。为什么,很多投资者得出的结论是同业存单价格还要上涨呢?基础的数学模型有问题,利率曲线让他们预测的更陡峭。那还改革个毛,央行怎么实现单轨制呢?
  眼前,可以较为快速看到的变化,集中在个人定期存款市场化改革,这是肯定的。但是,利率市场化改革会继续深化,真正的调整压力集中在资产端,而不是负债端。资产端无法转移负债端压力,将导致银行强行调整资产结构,形成潜在的风险,这是兴业最不需要承受的,因为,兴业早就调整结束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