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的研究

(2016-12-02 10:24:28)
分类: 投资札记
  给我一打身体健全的婴儿,让我用专门的环境来培养他们,我保证从他们当中任意挑选出一个,都能被培养成我所选择的任何一门专业人才-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是乞丐和小偷,无论他们的才能、爱好、能力、秉性如何,也不管他们的祖先是什么种族的。
--约翰华生

  19世纪的心理学研究,是从实验主义开始的,人们对人心的探索,是从几个问题开始的。
  人自我的内心,他人的内心,动物的内心,这三个问题很深邃。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固然可以用来研究自我的内心,但是,你凭什么来认定他人的内心呢?人有内心,动物有没有呢?这些问题,成为心理学发起的源头。
  第一批搞心理学研究,是从实验主义开始的,就是从人的内省发起。科学是经验主义的,依赖大量的实验和结果检测,有可重复性,有因果预测性。因此,当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的内心研究,问题在于人对各自内心的自省数据是不确定的。一个大师来了说自己开天眼了,这个报告信还是不信?结果,就导致实验主义长期效果不佳,开始出现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的代表就是巴普洛夫的狗,这种在动物身上大量搞得心理和行为实验,是建立在不关心狗的内心到底什么原理,只是通过行为来检验。因为行为是可以检验的,是确定的,自然就会反映出内心的一定特点和规律。动物心理的好处是相对简单,而人特别复杂,与其陷入到对人的漫无目的的内心自省研究中,还不如研究人和动物的行为。一个著名的行为主义者约翰华生,就提出了前面那段话,认为,人的后天行为是决定性的,通过对后天的行为控制,可以形成内心
  上世纪50年代,信息论出来以后,香农对信息的定义引发了心理学研究的新的方向,那就是现代的认知科学。人们开始试图研究记忆的信息量,认识到人类大脑对知识的处理过程,实际上是信息处理过程,那么,基于信息的研究变成一种认知科学诞生的启蒙
  同时期,语言学发展进入新的时代,行为主义的语言学被乔治米勒的新理论颠覆。他认为,小孩子学语言,并不是建立在重复的行为主义刺激基础上的,有很多语言没教过孩子也会表达,能听懂意思。简单的单词组合的结果,背后存在一种人内心的结构保证,这是语言学发展的里程碑。
  同时期,计算机科学开始飞速发展,计算机的出现让认知科学的发展研究成为可能。一些交叉领域开始出现,比如:计算语言学。计算机和语言学相结合,试图解决机器翻译、自然语言理解,这种认知科学的基础学科。
  逐渐的各学科发展综合形成一个新的门类构成:哲学、心理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人类学、神经科学、教育学,各个学科都开始汇聚,形成一个新的领域:认知科学。
  中国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进入认知科学发展,2011年成立了中国认知科学学会。我是在90年代末在大学接触了计算语言学,那时的研究还很初级,距离实际应用有距离,而现在,机器翻译的实际应用已经非常广泛了。当年的科大讯飞,还没成立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温和与激进
后一篇:认知应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