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到现在,A股银行和港股四环医药的竞走,代表了两种投资策略的较量。这四年,银行股大概操作出来4倍,四环5倍,高峰时,四环达到6倍。股价涨跌从短期给出的举牌,是四环跑赢了,长期看,内在价值会最终倾向于更加低估、高确定的投资选择。我相信,银行股会取得更好的投资收益。
有一种策略叫再平衡,说穿了,就是哪个涨高了,换更有价值的一个。换得基础,实际上,还是要依靠对短期企业利润增长进行判断,要依赖内在价值评估的手段,不断的预测。这跟巴菲特强调的不关注短期业绩增长是相悖的。哪种策略更好?我倾向于,再平衡策略,是花拳绣腿。
这个市场,如果开征资本利得税,真正的高手,全部都要改成集中投资,重拳出击真正值得长期投资的标的。那时候,再平衡,就是给市场送税费。即使,当下不征收资本利得税的环境下,集中重仓持有高增长企业,或者,大幅低估的优质企业,依然是最佳策略。
没什么可判断和预测的,我没能力预测四环业绩增速,预测准了,也不会就下手很少仓位。一只股票,不敢买入十分之一,就不要买,这是巴菲特的建议。我已经逐步进化成只对有把握全仓的股票下重手。
股价一时、一年、几年的涨跌,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当然,这种理念,仅仅对那些已经大幅跑赢市场的投资者来说是有意义的,否则,本文都没必要看了,看了也白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