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天才思维的怪异9

标签:
转载 |
分类: 思维科学 |
8.9 天才是发达的大脑吗?
“大脑发达是天才的表征”,这一猜想自古已有,于今为烈,深深影响着人们对天才思维的研究。
法国的医生和社会心理学家G.勒朋曾对26位法国天才人物的颅骨进行仔细研究,其中包括当时法国文学评论界的泰斗尼古拉斯·布瓦洛、拿破仑帝国的元帅儒尔当伯爵和笛卡尔。勒朋发表在1882年《科学评论》上的研究论文的结论是,这些名人中,大多数人的颅骨,平均容积为1732立方厘米,而现代巴黎人的颅骨的容积,平均仅仅只是1559立方厘米。据勒朋的统计,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只有12%的巴黎人,颅骨的容积才达到1700立方厘米,而在名人中,则有73%的人超过这个容积。因此,在勒朋看来,头颅大是天才人物的特征。
差不多与勒朋同时,有两位德国学者,华格纳与毕绍夫在关于脑量问题的论文中重点研究了12位德国天才人物的大脑,发现其中8人的脑容积非常之大,而另外4人的脑容积又非常之小。
这样的情形并不仅限于德国,而有它的普遍性。如古代雅典最伟大的政治家伯里克利是个天才,但他的头颅既小又细,而且头盖骨不对称。哲学家赫尔曼,脑量 1358克。矿物学家豪斯曼,脑量1226克。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德国化学家李比希,脑量仅1332克。历史学家法尔梅轴尔,脑量1349克。生理学家蒂德曼,脑量1254克。化学家哈莱斯,脑量1238克。生理学家多林格尔,脑量1207克等。英国大诗人波西·比希·雪莱的脑袋非常小。意大利的但丁的大脑也不大,容量只有1493克。领导俄国十月革命、短短一生写下60卷著作的列宁,脑量才1340克。可见同是天才和名人,大脑的大小可以相差十分悬殊,脑大并不能作为天才的惟一标志。
现代脑科学的研究表明,大脑发达不能仅看脑量大小,更要看脑的结构功能是否优化。于是现在有许多脑科学家深入大脑内部,竭尽全力去探索“天才按钮”究竟藏在人脑的什么地方?这里仅举三例:
俄罗斯大脑中心科学顾问纳塔利娅·别赫捷列娃院士说,在一次刺激大脑皮质下的一个细胞核时,她的工作人员曾亲眼目睹一名试验对象“聪明”了两倍左右,他的记忆力大大增强。在刺激大脑的这个点之前,他的大脑在几秒中内只能记住5-9个任意挑选的单词,经过刺激后马上增至15个或更多。不过,由于担心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她们此后放弃了这一实验。
在美国,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布鲁斯·米勒博士不久前曾在大脑内成功地发现了“天才区段”。这是位于右颞下的一个特别区域,其作用就是不让人有成为天才的可能。他说,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来开启这一潜能。他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对72名因各种原因大脑受过损伤的病人进行过研究。只要是右颞下受的伤,人就会变得快认不出来了。比如说,一个9岁的男童在部分大脑受损后竟成为一名天才的力学专家。还有一个56岁的工程师大脑右半球皮质的部分神经元因病受到损害后成为一名大画家。神经元在枯死时,就像是将压制了一辈子的绘画才能释放了出来。米勒还表示,他能借助手术刀和一两件神经外科器械彻底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及其个性和信仰,那时候就能将一个完完全全的白痴变成爱因斯坦。当然,对这些变化目前还很难有个定论。
墨尔本大学的迈克尔·奥博伊尔和他的一名美国同行对60名年龄在13岁到20来岁的男孩和男青年进行测试。在这些年轻男孩中,18人是数学天才,是在艾奥瓦大学一项招收优秀学生的计划中招来的。研究小组在2004年的《临床与实验神经心理学杂志》发表的报告说,普通男孩左半脑(相对应的是右眼)对小字母反应比较快,右半脑对大字母反应比较快。但是,有数学天赋的男孩却没有这种差别。他们的左右半脑处理“局部细节”和“整体”都一样好。这些有数学天赋的男孩在要求左右半脑合作的试验中反应也比普通孩子快。实验结果支持下述理论:擅长数学的人能更好地在左右半球之间传递信息。奥博伊尔教授说:“并不因为是你大脑中有什么特别的数学模块,而是因为大脑中的特别功能组织,使右半脑获得的信息更好地同左半脑获得的信息结合在一起,从而具有更强的想象力和空间感,这恰好是对数学推理非常有用的。”他说:“数学天才、音乐天才或艺术天才可能都是大脑功能组织千差万别的结果。”
看来天才思维确实要以发达的大脑,要以大脑特殊的功能组织为生理基础。然而仅凭大脑生理条件,就可以成长为未来的天才了吗?结论显然是未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