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风中散发的博客
风中散发的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63,273
  • 关注人气:11,00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机器人革命即将来临

(2011-05-20 07:13:49)
标签:

杂谈

分类: 零售消费

【注:也许,在有生之年,能够赶上机器人革命大潮。机器人革命即将来临

 

  在全球经济衰退和失业率居高不下的顽疾之间,劳动力市场过去几年一直难有起色。如今,又有一种新的不祥之兆若隐若现。仅5英尺高、86磅重的HRP-4可能会成为未来的办公室工作人员。由位于东京的川田工业株式会社(Kawada Industries)和日本国立高级产业技术研究所(Japan's National Institute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ciences and Technology)联合开发的这款人形机器人具有分发信件、倒咖啡和识别同事面容的程序。1月28日,川田公司开始向全球各地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出售这款售价约为35万美元的机器人。尽管售价看似过高,但HRP-4不会在Facebook上打发时间,不会在美式橄榄球队上浪费时间,甚至不需要午餐休息时间。川田公司机器人系统工程部经理金平敬之(Noriyuki Kamehira)相信,HRP-4在不久的将来能够轻松胜任“秘书的职责”。他说:“机器人将进入办公领域。”
  机器人员工并不是完全陌生的新事物。早在1961年,通用汽车公司就在组装车间里使用了一个机器人。而位于法兰克福的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年度报告《世界机器人》发布的数据显示,现在全世界投入使用的机器人有860万个。其中许多机器人一直在从事包括封堵墨西哥湾原油泄漏在内的许多人类无法到达从而无法完成的工作。然而作为技术突破的产物,一种可以把文件归档并推着邮件车分发邮件的新型机器人很快就会孕育而生。比尔·盖茨在2007年的一期《科学美国人》杂志上曾预言,将来机器人会“走进每一个家庭”。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每个狭小的办公室格子间或者每两三个这样的格子间里至少会有一个机器人出现。
  为了将其变为现实,全球各地的产业企业和技术公司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位于加州山景城的Anybots公司研制出的QB是一种“远程现身机器人”,它基本上就是一个装有轮子的可视电话会议系统。QB与电影《机器人总动员》中的主人公Wall-E有点相像,通过一个网络浏览器和键盘就可以对其进行远程操控,公司的经理们坐在舒适的办公室里就能到各分支机构进行一番虚拟旅行。售价1.5万美元的QB于去年5月公开亮相,据Anybots公司的创始人特雷沃·布莱克威尔(Trevor Blackwell)讲,这款机器人的销量已达数百台。他说:“现在公司已经有了可视电话会议系统。但飞机里仍坐满了商务旅行人士。我们正努力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位于马萨诸塞州道尔顿市的Smart Robot公司以大约相同的价格提供一款名叫SR4的机器人。其型号从售价7495美元的专业型到18950美元的办公型,不一而足。Smart Robot公司首席执行官乔·博思沃斯(Joe Bosworth)说:“我把它比作一个勤杂人员。一个定点移动的机器人能在不同楼层的办公区域内往返于任何两张办公桌之间。它应该能拿着邮件到楼下的收发室,然后穿过马路去买一杯拿铁咖啡。”2002年加盟Smart Robot公司的博思沃斯对那些声称SR4只是人类雇员的昂贵替代品批评声音早有所料。
  对那些财力更为雄厚的企业,Willow Garage公司研制出的 “私人机器人”PR2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该公司是谷歌搜索引擎原设计师之一的斯哥特·哈桑(Scott Hassan)创建的机器人学研究企业,位于加州门洛帕克市。去年9月,售价40万美元的PR2正式推向市场,三星公司成了其首批客户中的一员。与其他在价格上更能为人们接受的办公机器人不同的是,身高5英尺、长着双臂、可以滚动的PR2可以纠错并解决问题、在没有指令的情况下开门并在电池将要耗尽时把自己插入墙壁的插座中(充电)。在Garage公司的展示视频中可以看到,它不仅能从冰箱中取一听啤酒,而且落袋台球游戏玩的也不错。这样一来,人们很快连真正的朋友都不需要了。
  在谈及人们对机器人走进工作场所的恐惧时,Willow Garage公司发言人蒂姆·史密斯(Tim Smith)说:“人们好像总会对新技术产生恐惧。”Willow Garage公司正把赌注押在一旦机器人进入劳动力市场,所有公司都将不能忽视这一技术身上。西雅图市华盛顿大学科学与工程技术系副教授乔瓦·史密斯(Joshua Smith)说:“当你添置了一台像PR2这样的可移动、可操作的机器人时,所有的事情真的会变得令人激动不已。”Willow Garage公司的史密斯指出:“机器人(的应用)使得用软件来移动目标、改变建筑物物理形态成为可能。如果美国想从这个市场中分一杯羹,现在就不是以愚蠢和莫名其妙的恐惧心态对机器人横加限制的时候。”
  位于波士顿的技术研究公司Aberdeen集团的分析师朴熙勇(音译)对除了恐惧本身、机器人并不可怕的说法表示赞同。他声称:“机器人的现状不太适合替代处于经济低迷期的公司雇员,它更能使事情事半功倍。”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相信这些机器人即将走进职场。企业家马歇尔·布莱恩(Marshall Brain)表示,到2030年机器人将会被广泛使用,并且可能最终占据美国所有工作岗位的近一半。他说:“我们一直忙于创造第二个智能物种。”
  2007年,以2.5亿美元的价格将名为“员工如何工作”的网站出售给了探索频道的布莱恩暗示,机器人对身处企业各等级中的雇员来说都是威胁。即便是高级思维也可以简单地被分解成重复过程。许多经理说高级思维是将他们与普通雇员和人造智能机器人区分开的特质。他说:“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机器人在经营管理方面可能比人类表现的更出色,因为机器人能够非常公平合理地指派工作、评价员工表现。”
  办公机器人正以惊人的速度接近掌握高层管理技能。在佐治亚理工学院,研究工程师阿兰·瓦格纳(Alan Wagner)一直在与罗纳德·阿尔金(Ronald Arkin)教授一起合作来破译机器人智慧代码。据瓦格纳讲,他们的研究目标是“制造出不仅可以与人类互动而且能展示自我、进行推理和发展与他人关系的机器人”。他们研究出了一套运算法则,声称可以让机器人像公司首席执行官一样“对某种形势进行观察,决定是否要欺骗他人或者是否要提供错误的信息以使自己获益”。从本质上讲就是教机器人如何撒谎。
  这种潜在的欺骗行为可能会为那些在某一天被Wall-E之类的幽灵夺去工作的雇员敲响了警钟。然而Smart Robot的博思沃斯却坚持认为,高级机器人的出现为各地的唯命是从的小职员们提供了一线希望。他说:“技术可以造就工作机会,而不会废除工作。”博思沃斯指出,电视机的发明造就了电视修理这一新的行业。据他预测,机器人维护领域蕴藏着巨大的财富机遇。这些话对于那些志存高远、不甘为机器人修理工的人们来说不是好消息。尽管在就业市场,机器人可能会占据所有好的工作岗位,但工作就是工作,不是吗?

 

  作者:埃里克·斯皮茨纳戈尔(Eric Spitznage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