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非攻、死不旋踵

(2010-10-27 08:33:41)
标签:

杂谈

分类: 投资札记

  昨天,比亚迪股价暴跌10.28,创造了上市以来单日最大成交量阴线。目前,股价51.05港币,总市值1161.44亿港币,折合人民币997亿。

  比亚迪,终于回归到千亿人民币市值之下!

  从现在开始,关注比亚迪走势,寻找买入时机。

  港股,很关注各大投行的分析报告。统计了一下,各大投行的分析预测。

 

里昂:沽售比亚迪(01211-HK),予目标价34.15元      2010-10-26

瑞信下调比亚迪(01211-HK)目标至37元,料潜在跌幅35%      2010-10-26

 

摩根大通:

  摩根大通发表报告,指比亚迪业务前景改善,但由於估值较高,故维持「中性」评级,目标价由50.5元上调至51.5元,以反映预期2010年25倍市盈率。

  摩根大通报告指出,近期比亚迪股价受压,主要由於第三季汽车销售较预期失望,但自黄金周後,比亚迪汽车销售回复,尤其是G3型号,主要由於F3及G3车款於9月底获纳入补贴名单,预期比亚迪汽车销售10月可达至4万架,同时相信11至12月亦可维持,较第三季每个月3万架次为佳。

  另外,摩通指,中国十二五计划中,政府将会支持新能源,预计电池车、巴士及充电站的需求将会迅速上升,但电池容量的限制依然是该公司所面对的障碍;不过,摩通认为,比亚迪太阳能业务未来12个月将会是集团增长最快的业务。

  有见及此,摩根大通预计比亚迪2010及2011年纯利为39.63亿及52.48亿元(人民币,下同),每股盈利1.74元及2.31元;预计股本回报率分别为22.1%及24.7%。

 

瑞信集团: 

  瑞信集团发表研究报告指出,比亚迪(01211)过去一个月受股神巴菲特访华期间,参观其总部的刺激后,股价已大幅上涨,建议投资者宜先行获利。
  该行认为,巴菲特是次参观对比亚迪基本运作并未有正面影响,公司问题仍然存在;另外,预计其明年前景可能更逊预期,暗示盈利预测将会有进一步下跌的空间。
  报告指,比亚迪应该专注于三个问题,(i)现金流;(ii)准备另一方案以应付财政部拒绝陕西土地使用权;(iii)制定汽车业务长远发展策略,以解决经销网络及缺乏设计能力的问题。
  瑞信表示,以比亚迪明年预测市盈率22倍计算,较广汽(02238)及东风(00489)有100%至130%的不合理溢价,料吉利股价将有35%下跌空间,重申「逊于大市」评级,目标价40元

 

高盛:

  高盛发表研究报告,维持比亚迪「沽售」评级,主要由於汽车销量及毛利下跌,同时将该股目标价由48.05元降14.2%至41.22元,以反映2011年预测市盈率15.8倍。

  高盛报告指,由於现时比亚迪估值仍然过高,加上预期汽车销售增长将放缓,其中比亚迪新推出的G3车型销售未达理想,且於6月份宣布将主要车款降价逾5%,令今年下半年及明年的毛利率受压;另一方面比亚迪的手机组件业务亦较预期差,旗下比亚迪电子(00285-HK)的营业收入增长较弱,而且其毛利率受到工资上涨的影响。

  因此,高盛预测比亚迪於2012年至2012年每股盈利分别为2.15元、2.27元及2.6元(人民币,下同),分别较此前预测下调2.5%、21.3%及15.2%,该行预测公司未来三年市盈率分别为21.7倍、20.5倍及17.9倍,三年的股本回报率分别为26.3%、22.8%及21.8%。

 

  综合市场当前的关注点,利空集中在比亚迪公司产能不足,市场销售未达预期,比亚迪新建厂房土地使用权问题。以上问题,都属于短期运营问题,并非本质问题,利空效应会形成股价下行趋势。

  摩根大通继续看好比亚迪电动汽车、电动巴士、充电站未来发展,给予高估值。

 

  当前股价,51港币,是国际大投行给予的最乐观估值。巴菲特中国之行效应结束后,比亚迪在一系列短期利空效应下,股价很可能会突破新低。

  巴菲特建仓比亚迪成本为8港币,巴克莱银行建仓比亚迪成本为78港币,短短两年,国际大投行纷纷下注比亚迪,在十倍空间里翻滚博弈。

  对投行分析根本不必理睬,比亚迪的价值更多的在于未来。千亿市值之后,压缩空间越大,未来收益空间越大,相对于姗姗来迟的新能源时代来说,未来十年是比亚迪和通用、丰田较量的时代。比亚迪的新能源技术极可能颠覆整个汽车工业的格局。

  对比亚迪估值,绝对是门艺术。我采取最简单的市值估值法,在阶段性市场情绪波动创造的股价买入机遇中下手,不使用任何PE、PB、DCF估值模型。完全尊重越跌越买,死磕到底的建仓策略。忘记价值,因为根本无法准确估值未来的发展潜力,仅仅知道千亿人民币对一个崛起中的工业帝国来说,必定是低估值。更为重要的是,买入未来。

  借用两千年前墨家思想来审视对比亚迪的投资,非攻、死不旋踵。非攻、死不旋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