栅格的力量-冲浪模型
(2010-10-26 15:23:07)
标签:
杂谈 |
分类: 栅格理论 |
冲浪是波里尼西亚人的一项古老文化。他们的酋长是部落中技术最好的驾浪者、并拥有使用最好的树木所制造最好的冲浪板。统治阶级拥有最好的海滩和板子;一般阶级的民众不准进入他们的沙滩,但民众可以经由优良的冲浪技术而晋升得到这些特权。
当新的行业诞生时,先行者会获得巨大的优势。如果,这个行业注定将会书写就辉煌,先行者将极有可能成就辉煌。下面,来看一个冲浪时代的经典案例:微软、比尔盖茨。
1955年10月28日,威廉-亨利·盖茨三世出生于西雅图。
1967年秋天,比尔盖茨的父母把他送进了湖边学校(Lakeside School),这是西雅图一所男子学校。他是班里最矮的学生。
1968年,盖茨和湖边学校同班同学保罗·艾伦(Paul Allen)从手册中学会了Basic语言。几周后,这两个小家伙便将学校用于支付PDP-10电脑使用时间的3000美元年度预算花得一干二净。他们俩不久即与电脑中心公司签了一份合约,向其报告PDP-10电脑中存在的软件缺陷,而报酬是免费使用电脑。
1973年9月,盖茨考入哈佛大学。他的学习成绩很不稳定。他有很多坏习惯,经常旷课去编程、玩牌,不爱洗澡,喜欢比萨饼和碳酸饮料。他与住在同一个宿舍的史蒂夫·鲍尔默(Steve Ballmer)结为好友。
1975年2月1日,盖茨和艾伦完成Basic开发,将其以3000美元外加最高达18万美元的版税卖给MITS公司。
1976年11月26日,盖茨和艾伦注册了微软(Microsoft)商标。他们一度考虑以艾伦与盖茨(Allen & Gates)作为公司名称,后提出Micro-Soft,但他们决定将中间的连字符去掉,于是微软就此诞生。当时艾伦23岁,盖茨21岁。
1977年1月,盖茨从哈佛大学休学,在新墨西哥州阿尔伯克基创建了微软,MITS总部也设在此地。
1980年8月28日,盖茨与IBM签署合同,同意为这家PC制造商开发软件。后来,他以5万美元买了一套名为QDOS的操作系统,稍加改进并更名为DOS,便授权IBM使用。
1983年11月10日,Windows揭开神秘面纱。Windows是MS-DOS的延伸,可提供图形用户界面。
1986年3月13日,微软以每股21美元公开发售股票。当天微软股价报收于28美元,为公司筹集到6100万美元。(这时,买入微软股票,就会开始一场疯狂的资本市场IT业冲浪)
1994年4月,盖茨首次登上了《连线》杂志封面。美国政府对微软展开了反垄断调查。
1995年7月17日,39岁的盖茨以129亿美元的个人财富成为世界首富。微软在1995年的收入达到59亿美元,拥有17,801名员工。
1996年12月,微软股价创下新高——同比上涨88%。从理论上讲,那一年,盖茨每天的收入高达3000万美元。
1999年,盖茨和妻子将威廉·盖茨基金会更名为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并提出了减少世界上不公平现象的目标。
2006年6月15日,盖茨宣布,他将在两年内逐步退出公司的日常事务管理。
2006年6月26日,在得到巴菲特300多亿美元捐款后,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规模壮大一倍,成为世界最大的慈善基金会。
2008年3月,《福布斯》发布08年全球富豪排行榜,蝉联13年首富桂冠的盖茨以580亿美元的资产总值下滑至第三的位置。而盖茨的牌友、“股神”巴菲特则取代他问鼎冠军宝座。
2008年6月,盖茨宣布发布退休宣言,要把580亿美元的财产都捐出从事慈善事业,不留给子女一分一毫。
过去四十年,微软帝国随着IT业的迅猛发展而崛起。从最初的冲浪者,到后来的航母,微软完成了资本市场最惊人的奇迹。如果,我们能够寻找到下一个微软,将注定会创造巨大的投资收益。
新能源时代正在悄悄走来,谁是下一个冲浪者?谁会成长成为未来的巨无霸?巴菲特、芒格选择了比亚迪。比亚迪身边聚集了过去四十年世界经济最辉煌的巨星,不知四十年后,比亚迪是否能如微软一样辉煌?我选择长期跟踪,择机买入,来见证这一历史。也许,这是个蠢主意,但也许,这是个好的不能再好的好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