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膜腔穿刺法如何诊断神经管缺陷?

标签:
教育羊膜腔穿刺法神经管缺陷 |
分类: 疑难问题的解决 |
教材研究:教材中有羊膜腔穿刺示意图,也说到羊膜腔穿刺法可以用来诊断神经管缺陷,但没有作具体的介绍,现就两者之间有关系作说明。
一、神经管和神经管缺陷
神经管就是胎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在胚胎的第15~17日开始,神经系统开始发育,至胚胎22日左右,神经褶的两侧开始互相靠拢,形成1个管道,称为神经管,它的前端称为神经管前孔,尾端称为神经管后孔,胚胎在24、25日及26日时,前孔及后相继关闭。
胎儿神经管发育不全叫神经管缺陷,它主要表现为无脑儿、脊柱隐裂、唇裂、腭裂等。
二、羊膜腔穿刺及诊断的病症
羊膜腔穿刺是指抽取羊水进行胎儿细胞学检查、染色体分析、酶的生化测定、判明胎儿性别,作性连锁遗传病的诊断。
羊膜腔穿刺可以早期诊断某些遗传病或畸胎(尤其是神经管缺损胎儿),了解胎儿的成熟度及母儿血型不合时胎儿的受累程度等;还可注入显 影剂诊断胎儿软组织畸形。
三、羊膜腔穿刺如何诊断神经管缺陷
甲胎蛋白是一种糖蛋白,英文缩写AFP。正常情况下,这种蛋白主要来自胚胎的肝细胞,胎儿出生约两周后甲胎蛋白从血液中消失,因此正常人血清中甲胎蛋白的含量尚不到20微克/升。
在孕中期(14~21孕周)神经管缺陷畸型(如无脑儿、开放性脊柱裂等)羊水及母体血清中甲胎蛋白(AFP)显著升高,在妊娠第16~18周取血,用甲胎蛋白水平检查神经管缺陷的结果最准确;在妊娠第14周前或第21周以后,用甲胎蛋白水平进行分析的准确性较差。甲胎蛋白水平检查对神经管缺陷的误诊率为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