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浙江嘉兴王甫荣
浙江嘉兴王甫荣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2,906
  • 关注人气:1,72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读浙科版新教材中知识点-ATP

(2019-11-14 20:42:22)
标签:

教育

atp

新教材

分类: 浙科新教材解读

解读浙科版新教材中知识点-ATP
浙科版新教材必修1第64页

教材研究:浙科版新教材中关于ATP的知识和旧教材变化不大,除了ATP的结构得到了正确修改以外(见下图),编排发生了改变,情境导入放在前面,如荧火虫的发光、ATP有关的实验等,增加了对ATP的发现和认识过程课外读。

但是,个人觉得,此内容在新教材中也增加了两条值得商榷的知识误区,甚至是错误。

第一、ATPADP转化的酶应该是同一种酶,并不是新教材所说的另一种酶(旧教材没有提到)。

科学研究表明这种酶有双重功能的酶,也就是说,既能行使ATP合成功能,又行使ATP水解功能的。

链接:对三磷酸腺苷制剂和ATP合成酶的肤浅了解

第二、新教材说,“连接2个磷酸基因的磷酸键稳定性较差,水解时释放大量的能量,被称为高能磷酸键”。我觉得这样的说法也不妥。

援引《生命科学教育》微信公众号:

“高能磷酸键”这个术语长期被用来描述ATP水解反应时被断开的PO键,这是不对的,这种表述错误地暗示键自身含有能量。事实上所有化学键的断开都需要能量的输入。磷酸化合物水解释放的能量(自由能)并不是来自于某个具体被断开的键,它来自于产物比反应物具有更少的能量(自由能)。

另外,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作为小标题,给学生的感觉是,只有ATP才能作直接能源物质,最好加“绝大多数”或“主要”,理由是GTPUTP等也可以提供能量。

附:新旧教材ATP的结构示意图。

解读浙科版新教材中知识点-ATP
新教材ATP结构示意图

解读浙科版新教材中知识点-ATP
旧教材ATP结构示意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