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教学关系”的感悟

(2018-05-09 23:59:42)
标签:

教育

新型教学关系

分类: 培训和学习心得
        “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教学关系”的感悟

        今天(5月9日)听了毕主任的讲座《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教学关系》,确实觉得这也算是一种课堂革命(教育部长陈宝生的发言)。根据标题,本来以为这样的内容应该没有什么新意,但是毕主任通过生动和通俗的实例,确凿的证据说明了这种关系如何建立,建立后有什么意义。听了讲座后,对今后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还是有较大的帮助,现结合自身的认识,反思自己在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一、作业的布置需要改进。
        需要考虑对学生发展需要的前提下,完全可以布置一些大的问题性作业且开放性,让学生自主去主动研究,获得认识成果,如高一刚刚进入生物教学内容,作业还比较少,可以让学生根据某个模块,撰写相关的知识认识,形式上可以是小课题或开放型问题出发,就必修1《分子与细胞》模块来说:(1)细胞的生命历程过程是怎么发生的?(2)假如你是细胞,你如何让各结构分工合作,相互协调完成某一项生命活动(如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学生要完成这样的开放性问题,需要查阅资料,通读必修1教材,这样也就达到了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
        第二、学习方法要多元化。
        以前在教学中经常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往往是统一的学科学习方法,但是,学科有一定的特点,每个学生有不同的思维特质,人之间有差别,每个学生应该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学生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一定的教学内容后,可以交流自己的学习方法,相互借鉴,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因为学习方法毕竟在学生物学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有的学生对图比较敏感,就从图解角度去掌握教材的知识内容。
        第三、教学方法需要情境化。
       当然,也有一些应该是通用的学习方法,知识需要有情境,包括生活情境、实验活动情境等。 知识是学习者在与情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自行建构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