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细胞呼吸测定装置情况讨论总结

(2017-08-25 23:46:44)
标签:

教育

细胞呼吸测定

分类: 试题研究和分析

细胞呼吸测定装置情况讨论总结

教学研究:最近在复习细胞呼吸,在实验探究活动中出现细胞呼吸测定实验,有关装置的确定对学生来说,往往有一定的难度,如需要两个装置还是三个装置,需要整理和总结。参考了两位同行的文章,现总结如下以供学习。

测定细胞呼吸作用或确认呼吸类型常采取U型管液面升降或玻璃管液滴移动的观察法,即在广口瓶或锥形瓶内放入被测生物(活种子或植物或动物,如果是植物,往往用非绿色器官,以避免光合作用的发生,一般还要消毒处理,以去除微生物的呼吸带来的影响),通过生物呼吸过程中释放CO2或吸入O2引起的气压变化,进而推测或计算生物的呼吸状况。

由于生物呼吸时既产生CO2又消耗O2,前者可引起装置内气压升高,而后者则引起装置内气压下降,为便于测定真实呼吸情况,应只测其中一种气体变化情况。为此,测定过程中,往往用NaOHKOH吸收掉呼吸所产生的CO2,这样,整个装置中的气压变化,只能因吸收O2所引起,从而排除CO2对气压变化的干扰。

1.细胞呼吸状况的实验测定归纳

欲测定与确认某生物的呼吸类型,应设置两套呼吸装置,两套呼吸装置中的单一变量为NaOH与蒸馏水,即用等量的蒸馏水取代实验组的NaOH溶液,其他所有项目均应一致,加蒸馏水的装置内气压变化应由CO2O2共同决定。两套装置可如下图所示。

细胞呼吸测定装置情况讨论总结

结果与分析:

① 若装置1液滴左移,装置2液滴不动,则表明所测生物只进行需氧呼吸(因需氧呼吸产CO2量与耗O2量相等)。

② 若装置1液滴不动,装置2液滴右移,则表明所测生物只进行厌氧呼吸(因厌氧呼吸只产CO2,不耗O2)。

③ 若装置1液滴左移,装置2液滴右移,则表明该生物既进行需氧呼吸,又进行厌氧呼吸。

④ 装置1与装置2液滴均左移,则呼吸过程中O2吸收量大于CO2释放量,呼吸底物中可能有脂质参与。

为使实验结果精确,排除实验误差还应设置,以便校正。

2.物理误差的校正

由于装置的气压变化也可能会由温度等物理因素所引起,为使测定结果更趋准确,应设置对照实验,以校正物理膨胀等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的误差,如图装置3

细胞呼吸测定装置情况讨论总结

此时,对照实验与呼吸装置相比,应将所测生物灭活,如将种子煮熟,而其他各项处理应与实验组完全一致(包括等量的蒸馏水,所用种子数量,装置瓶及玻璃管的规格等)。

注:有学生认为应该用NaOH溶液,因为一开始容器中的CO2也要被吸收,造成液滴移动。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不需要考虑,应该大家都是在吸收CO2容器中后测定开始,否则装置2和装置1的起点不同。

近年来,呼吸商一词时常出现在高考试题和一些教辅资料中,同学们对该生物术语不甚理解。笔者现就呼吸作用与呼吸商的关系进行例题点评。

3.例析呼吸商的测定

呼吸商(RQ),是指呼吸作用所释放的CO2和吸收的O2的分子比。当蔗糖、葡萄糖或淀粉等碳水化合物作为呼吸底物时,如果它们被完全氧化,则细胞的耗氧量和释放CO2量相等,即RQ值约等于1

例题:在科学研究中常用呼吸商表示生物用于有氧呼吸的能源物质不同。测定发芽种子呼吸商的装置如下图。

细胞呼吸测定装置情况讨论总结

关闭活塞,在25℃下经20分钟读出刻度管中着色液移动距离。设装置1和装置2的着色液分别向左移动xymm)。xy值反映了容器内气体体积的减少。请回答:

1)装置1的小瓶中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2x代表____________值,y代表____________值。

3)若测得x200mm),y30mm),则该发芽种子的呼吸商是____

分析:装置1中有NaOH,其目的是吸收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这样装置1中气体体积的变化就是由于发芽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所造成。因此着色液向左移动的距离可以代表种子呼吸作用消耗氧的体积。装置2的试管中为蒸馏水,不能吸收二氧化碳,气体体积的变化是由于瓶内氧气、二氧化碳的变化共同造成的。从消耗氧气角度分析,装置内气压下降,着色液向左移动;从释放二氧化碳角度分析,装置内气压上升,着色液向右移动。故着色液移动的距离表示两者的体积之差,向左移动表明消耗氧气的体积大于释放二氧化碳的体积。根据计算公式,消耗氧的体积:x200mm),释放二氧化碳的体积=xy20030170mm),RQ170/2000.85

答案:(1)吸收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      2)消耗氧的体积     消耗氧和释放二氧化碳的体积之差        30.8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