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班上课如何展示自己的教学水平

标签:
教育公开课借班上课 |
分类: 教学设计及反思 |
在开展公开课活动中,经常要采用借班上课的形式。一般教师总认为,借班上课和平时教学一样,没有多大区别,因此,在备课时把精力都放在对教法的思考和教材的处理上,忽略了借班上课“借”的特点。其实借班上课和平时在本校按秩序上课是有明显差别的,首先必须按照特定要求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其次是由于教学环境、教学对象的变化,需要建立起新的师生关系。这后一点往往易被教师所忽略,要发挥好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必须要处理好后者的关系。
通过这次借班上课后,我感觉,首先要处理好师生关系,需要拉近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要课堂中配合你的教学,达成教学目标,而这方面的处理需要解决好以下问题:
1.了解学生
在备课之前首先要从任课老师中尽量了解学生的基础,了解学生课堂中的特点,了解学生的特长,备课中就要重点关注学生的原有知识掌握情况,了解得越多越好,最好还要知道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成绩,提问可以从不同的层次学生中回答,有利于把握课堂的教学时间,也有利于学生全体参与课堂。
2.
一般来说,借班上课时按原教学模式进行导课的教师比较多,这时他没有意识到自己突然以陌生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会怎么想。其实学生这时候想得最多的是:这位老师是谁啊?他是哪个学校的?今天为什么由他来给我们上课等等。与此同时他们还在端详新老师的模样,观察老师的一举一动,至于老师精心设计的导课内容他们根本就没有在意。因此上课前教师不妨先作简单的自我介绍,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和消除疑问,使学生的注意力尽快回到教学上来。
这次的公开课我觉得我做得很成功,由于学生提前来到了教室,我就用拉家常的方式进行沟通。
首先,介绍自己,如作为高三临近毕业,有的学生将来要毕业留言,可能会把同学的性格等最大特点写下来。作为我,我的大学同学给我的最多留言是“随和”和 “精干”,说明我是一个容易接近的人,也是会灵活处理好事的人,希望同学们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共同学习完成这堂课的内容。
其次,介绍这堂课的作用,这是一堂公开课,目的是进行高三复习课的探讨(我没说这是名师展示课,否则会拉开师生的距离),找到一种复习的模式。为了准备这节课的内容,也为了说明对这节课的重视,也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课堂,我讲了三个第一次,第一次来贵校,第一次借班上课(事实上不是),第一次上这个课的内容(为了研讨特地进行的教学设计),这样学生马上就专心地进入了课堂,而且迅速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加快了相互沟通,同时点明了主题,使课堂教学得以顺利进行。
3.学习的内容安排告知学生
由于研讨活动的需要,借班教学的内容有时候是跳章节进行的,打破了原来正常的教学程序。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上课之前就应向学生交代清楚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有一个心理调整和准备的过程。
这次的上课我用视频提前让学生知道教学内容,提前布置了任务,进行了“翻转课堂”处理,课堂的一开始又进行了总体思路的介绍,先交代学习内容,然后根据需要导入主题,使学生心理上调整好,这样的教学容易配合好,事实证明这种方法很实用,学生的思维很快投入,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高,主体发挥明显。
4.
借班上课尤其是跳章节的借班上课,与学生在上次课上练习的内容在知识结构上缺乏承上启下的联系,因此教师在处理导课、教学内容以及巩固练习等环节都要有一个统筹的规划,要考虑到整个教学过程的独立性和完整性。
如导课就不能再用“上节课我们练习了……”的常规的“复习旧知”开始,巩固练习最好是在当堂课完成等情况。因此借班上课在各环节安排上都要充分体现教学的完整性,使本课内容上完后感觉上可以告一段落。
为此,这次在选择教材内容时,由于我可以自己确定教学内容,为了不影响影响教学秩序,我考虑内容的相对独立性,由于教学正在复习必修1《分子与细胞》,我就在原有复习的基础上,开辟了另一个视角,以实验内容串联知识点。一方面有新颖的感觉,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5.完美的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