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奖——发现了大脑里的“定位系统”

标签:
教育诺贝尔奖海马体网格细胞位置细胞 |
分类: 生物热点和技术 |
约翰·欧基夫、梅·布莱特和爱德华·莫索尔三位科学家获得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们发现了大脑里的“定位系统”,一台内置的GPS,使得我们能在空间中定位自己身在何处,这表明这种高级认知功能也有细胞级别的基础。回答了困扰哲学家和科学家数百年的问题——大脑如何给周围的环境创造地图,如何在复杂的环境中寻找路线,也就是为我们如何导航,三位科学家找到了控制方向感的细胞群。
一、“位置细胞”的发现
1971年,约翰·欧基夫发现了这个定位系统的第一个成分。
他发现,大脑海马体(Hippocampus,又名海马回、海马区、大脑海马,海马体主要负责记忆和学习,日常生活中的短期记忆都储存在海马体中,如果一个记忆片段,比如一个电话号码或者一个人在短时间内被重复提及的话海马体就会将其转存入大脑皮层,成为永久记忆)里有一种神经细胞,每当大鼠身处屋子的某特定地点的时候,这种细胞总是被激活。其他神经细胞则在大鼠身处其他地方的时候被激活。约翰·欧基夫的结论是,这些“位置细胞”组成了屋子的地图。
约翰·欧基夫总结,通过在不同环境中被激活的不同的位置细胞,海马体能生成很多地图,因此,关于环境记忆能以位置细胞活性的特定组合形式被存于海马体中。
二、“网格细胞”的发现
2005年,梅·布莱特和爱德华·莫索尔发现了大脑定位系统的另一个关键成分。
他们发现了另一种神经细胞,命名为“网格细胞”,它们组成了一个坐标系,允许生物进行精确的定位和寻路。他们的后续研究表明,“位置细胞”和“风格细胞”一起使得定位和导航成为可能。
梅·布莱特和爱德华·莫索尔在绘制移动的大鼠的海马体连接时,在附近的内嗅皮层中发现了一种让人惊异的活动模式。当大鼠通过六角网格中的某些位置时,内嗅皮层中的某些固定的细胞会被激活。每个细胞都对应着某个特定的空间格局,这些“网格细胞”共同建立出一个可以进行空间导航的坐标系统。它们和内嗅皮层中其他负责辨识头部方向和房间边界的细胞一起,与海马休整的位置细胞共同组成了神经回路。这个回路系统在大脑中建立了一套综合定位系统,一个内置的GPS。
三、意义
根据最近的脑成像技术调查,以及对接受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研究都显示,位置细胞同样存在于人体中。
在早期阶段阿尔海默氏疾病(老年性痴呆者)的早期阶段,患者的海马和内嗅皮质经常会受到影响,以致这些患者经常无法辨别周边环境资助迷路。了解大脑的位置系统或许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这种疾病如何对患者的空间记忆丧失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