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谁加剧了“敬礼娃娃”的心理障碍?(图)
自那张“敬礼娃娃”的照片发表之后,小男孩郎铮就成了人们心目中的“小英雄”,他用他那稚嫩的敬礼表达着对解放军叔叔的感恩,他也因此感动了全中国。5月12日大地震发生后,当解放军战士从废墟中救出3岁的郎铮时,这个孩子的一个敬礼让许多人记住了他。郎铮在四川省绵阳市接受了左手手指部分截肢和左臂骨折部位的复位和固定手术后,25日晚,郎铮被转运至西安的唐都医院,接受左臂神经康复治疗和心理辅导。自从郎铮日被转运至西安接受进一步治疗以来,许多爱心人士从各地赶来探望孩子。有数百名爱心人士自发前来探望郎铮,他们为孩子带来玩具、鲜花等慰问品,有些人还不断询问孩子伤情并要求合影。郎铮的妈妈吴晓红告诉记者,孩子在地震发生后,经常会从睡梦中惊醒、哭闹不止。面对陌生人,孩子则表现出烦躁不安。朗铮的主治医生也说:郎铮近期情绪一直不稳定,时常会想起地震时的情景,而且不喜欢说话,对陌生人排斥并对母亲非常依恋,而市民频繁希望探望孩子,不利于他的身体康复和心理重建。
那么,是谁加剧了小郎铮的心理障碍呢?
1、媒体:自小郎铮被救后,特别是那张被媒体曝光的照片公开后,小郎铮就成了公众人物。各大媒体不断报道这位懂得感恩的孩子,郎铮也在瞬间成了知名人物。而媒体的报道不仅加剧了郎铮的知名度,而且也让更多的人、媒体、记者想接近他。
2、记者:小郎铮成名以后,几乎每天都要接受记者的采访,而记者们的问题无疑就是让小郎铮回忆地震当时的情景,而这种反复回忆无疑会加剧小郎铮对地震时的那种恐惧感。
3、陌生人:小郎铮成名后,引起了很多人对他的敬重,他们也想看看小郎铮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孩。因此,在小郎铮住院治疗期间,很多陌生人都会去探视小郎铮,他们的行为在给小郎铮带来短时的快乐之后,更会给郎铮留下更多关于地震的恐怖记忆。
关心小郎铮本是一件好事,但过于关心,对小郎铮来说就是一种伤害。目前,大量明星、媒体、记者、志愿者奔赴灾区第一线,在帮助灾区抗震救灾的同时,有的媒体、记者因为要搜集第一手新鲜资料,频频让灾民回忆地震发生时的情景。特别是对于那些还没有成年的孩子来说,这种过度的关心更加会加深他们对地震的心理恐惧。因此,国家及四川有关部门近日纷纷呼吁志愿者进川的举动是非常及时的。对于大多数灾民来说,目前最好的疗伤方式可能就应该是静养疗伤,而非一味地去回忆地震发生是的悲惨情景。我们在帮助灾区孩子走出地震阴霾之时,更应该留给孩子们一片清静、祥和的生活环境,只有这样,孩子们受伤的心灵才会日渐好起来。
军嫂王琢与爱人通话互说“我爱你”
奇迹:幸存者被埋125小时后被救(图)
艺人捐款引发的几大问题(图)
巩俐出席典礼宛如天使性感夺魂(图)
“敬礼男孩”向总理敬礼感动中国(图)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