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重庆火锅海鲜麻辣美食 |
分类: 美食心情 |
重庆是火锅之城,麻辣的香气弥漫在城市的空气中。走进山城,无时不刻都可以闻到浓浓的火锅味道,重庆人爱火锅,正餐可以是火锅,宵夜也在吃火锅。而且是一年四季都吃,不像北京,只有立秋过后涮羊肉才是应季的吃食;也不像广州,只有到了深秋天气转凉之后,才会有火锅上市。当然现在人们在吃的方面越来越随意,在北京火锅店一年四季都在营业,只是寒冷的季节生意会火爆一些。
重庆火锅是重庆人喜欢的饮食,麻辣香浓的口味也符合这座城市的性格。热辣猛烈的重庆火锅之所以受到重庆人的喜欢,口味习惯是一个原因,其因水土、气候原因而符合当地人的身体需求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在重庆,虽然也有各种火锅形式,但最受欢迎的还是麻辣香浓重口味的重庆火锅。在重庆无论是大街还是小巷,走不了几步就能看到火锅店的招牌,就能闻到翻滚着红色油波的火锅发出的香味。不管黑夜还是白天,不管是酷暑还是寒冬,无论是正餐还是宵夜,重庆人都喜欢围坐在热烈暄腾的火锅前,红波翻滚处,正是他们的挚爱,火锅已经成为重庆饮食的一个重要标签。
风味独特的重庆火锅因为重油、重辣、重盐,受到了一些人诟病,从饮食健康的角度来讲,长久的吃重庆火锅或许对身体健康有影响,但是这些话在喜欢火锅的重庆人那里基本上没什么作用,对于营养师的劝告,重庆人的态度是:你说你的,我吃我的。火锅店依然是人声鼎沸,碰杯声、猜拳声络绎不绝。
出差路过重庆,承蒙朋友招待,在申基索菲特酒店锦肴轩中餐厅吃了顿火锅。只不过这火锅不是重庆常见的红油麻辣火锅,是以浓汤为底,烫食一些海鲜、虾滑、鱼丸、菌菇之类港式火锅。汤底很香,食材很鲜,吃下来清清爽爽,波澜不惊。朋友对我讲,这家火锅的菜单是某位大师设计的,突出健康、时尚、天然、美味几个特点。
这些特点我都体会到了。可是吃饭的过程中我却想到了别的问题:这样风味、这样价格的火锅在重庆有市场么?根据我的观察,那天中午整个餐厅只有我们这一桌客人。朋友对我说,自从“国八条”发布以后,酒店的生意锐减,大的宴请和公款消费基本上不来酒店了,这种人均消费在500元左右的高端火锅更是无人问津了。
想想这也是必然。
重庆虽然是直辖市,城市发展的速度也很快,但是相比于沿海和东部地区,消费水准还是比较低的。人均500元的火锅消费,即使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去吃的人也不是很多,遑论已经习惯了火锅消费几十元的重庆呢?餐厅虽然开在五星级酒店里,消费水准会相应的提高一些,但是菜品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到当地的消费水准,还要考虑到当地的饮食风格。如果想用清新淡雅在浓重热烈的重庆闯出一条生存之路,建立一种饮食风格,不仅需要极大的勇气,更需要雄厚的资金支持。不幸的是,这样的菜单刚刚设计好,就遇到了高消费的政策寒流,天时地利人和几方面都不配合,生意冷清也就在所难免了。
餐厅经理过来打招呼,聊起生意时,这位来自于香港的经理说他们在坚持一种健康的饮食理念,推广一种健康的饮食方式。经理说,也许现在的生意不够好,但是如果坚持下去,终有一天会被消费者认识、了解的。到那时,生意就会好起来。
好吧,我承认这种坚持的勇气可嘉,实在是佩服一个餐厅有这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相信可能有一天人们会认识到这种烫食海鲜的清淡火锅种种好处。但是我不知道的是这个被人们理解认识的过程要多久?老板有多少钱支持这种健康饮食方式的推广?场地是要租金的,人工是需要工资的,原材料是有成本的,餐厅是要赚钱的,如果因为坚持理念而要老板无休止的投入,不知道哪个老板有这样的信心和决心?
引领与坚持是一种可贵的勇气,但是这不仅需要大条神经承担精神的压力,更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雄厚资金和大神经的抗压能力两者缺一不可。尤其是在传统口味习惯根深蒂固、已经习惯火锅低消费水准的火锅之城重庆。在餐饮市场上,不能迷信大师的菜单,考虑的重点应该是饮食习惯和市场需求。一个好的餐厅经营者、管理者,应该是在市场需求和自身风格中找到平衡点的,否则就要改变。因为老板和市场都是不会承认你的坚持的。
海鲜火锅的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