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四北八条一号的几个小菜

标签:
北京西四北八条小张京味菜云南菜美食 |
分类: 美食心情 |
同学突发脑溢血,住院治疗两个多月后可以去探望了。广西的同学来京培训,在湘鄂情吃饭时知道了这件事,于是决定第二天走之前到医院探望老班长。第二天在病房里看到老班长已经能很自如的和我们聊天说病情了,大家略略放心,同时也慨叹到了我们现在这个年纪真的是要千万注意了。工作、事业、金钱,哪有个头呀?即使挣到了、搏到了,也要有有福消受不是。说了半个小时的话,老班长有些累了,我们告辞离开了医院。
十一点多一点,广西的同学是两点多的飞机。他说直接去机场,那怎么可以呢?我们在广西的时候,同学天天陪着我们,换着花样的请我们吃喝玩乐。我虽然没有同学那么大的实力和方便条件,一顿便饭总是要一起吃的。北大医院住院部里平安里很近,于是去了我喜欢的西四北八条一号的京味菜云南菜。那里的饭食虽然比较简单,但是味道还是不错的。而且老板小张是我的朋友,想吃什么都方便。当然也要他那里有。
坐下喝茶,小张过来问我吃什么,我说随便只要快,在12点半前吃完,随意安排几个菜就是了。我拿了一瓶1988年的金门高粱酒,这瓶酒人家很早以前就送给我了,因为不喝酒,一直放在酒柜里。要喝了,满满的一瓶酒不知道什么原因只剩下三分之二瓶了。给同学倒满杯,给小张倒了半杯,我到了有一两多,就着刚刚端上来的凉菜,喝了起来。
油鸡枞白菜心。“佳肴珍馐菜何有?满屋透香油鸡棕”这是前人夸奖云南鸡枞菌的诗句。鸡枞菌之鲜,按照作家阿城的说法就是可以鲜到麻痹大脑神经的地步。但是因为鲜鸡枞不好保存,当地人便做成了油鸡枞,平时拿出来送粥下饭。小张是云南人,来到北京后学的是北京菜,于是便把家乡美味和北京小菜拌白菜心进行了组合。算是一道跨省结合的创新菜吧。经霜的白菜汁多清甜,油鸡枞香鲜隽永,二者结合便让白菜心这道北京的家居小菜有了丰富而喜人的味道。是送白酒绝妙之品。
肉皮冻。这也是一道北京百姓的家居小菜,也叫豆酱。平时都过年的时候做,现在做的人很少了,因为人们吃的肉食多了,不再重视肉皮了。可是这道小菜却有着丰富的胶原蛋白,是美容的妙品。小张做的是简化版的豆酱,少了黄豆和胡萝卜丁。但是用料做工却丝毫不马虎。冻是完全的肉汁凝成,味道香浓,肉皮劲Q,即可以做凉菜下酒,又可以当做零食消遣。
豆腐丝。还是一道北京百姓的家居小菜。不过豆腐丝买回来后,小张还要做些加工,增加一些味道。本有的五香和豆香加上一点辣椒油,和谐不冲突,味道也为之一变,丰富了许多。
炖农家腊猪肘。这是小张准备上菜单的新菜。给我的是小份,为的是让我多尝几个菜。猪肘是小张家乡云南建川白族老乡家里的腊猪肘,小张取靠近猪皮的部分用砂锅炖熟,有股浓浓的腊香。不过个人感觉这道菜有点肥腻了,农家猪大概比较肥,靠近猪皮的部分正是脂肪堆积的地方,这种部位炖煮之后,油脂充分溢出,肯定要肥腻了。如果是用大点砂煲加一些白菜、粉条、萝卜进去一起炖煮,味道要比现在好。
火腿蒸豆腐。建川的火腿和北京的豆腐一起整,火腿的油脂进入到豆腐里,香极。撒点辣椒面是云南的吃法,我倒是喜欢没有辣椒面的。火腿和豆腐一起嚼,绵软劲韧迭次相拥,简单的组合搭配让我欲罢不能,越嚼越喜欢。
蜜豆炒青菜。我去的时候,小张刚刚煮熟了一锅蜜豆。其实就是云南的豆子,因为味有甘甜,我叫它蜜豆。我吃过这样的组合,觉得不错,味道好又清口,于是叫小张炒了一个。端上桌来,果然不错。同学是吃惯了大饭的人,对这道菜的清甜赞不绝口。
炒小土豆。这是建川产的土豆,小张的哥哥从老家给他带来的,只有不多的几斤。因为别的土豆产量都很高,这种高处沙地土豆产量很低,每亩只有几百斤,因此人们很少种植了。因为产量低,所以养分足味道好。炒出来年糯甘甜,很快被大家吃光了。
主食是烙饼卷酱肘子。小张16岁来北京,拜师学的是北京菜,因此这个烙饼卷肘子肉也是西四北八条一号的拿手菜。每次去那里吃饭,一般是那这个作为主食。北方人的胃口爱吃个面食,肘子肉又是幼年时期留有深刻印记的超级美味,虽然每次都吃不了多少,但是每次都会想着尝尝。为了穷困的童年的岁月。
去过西四北八条一号很多次,每次都能吃个肚歪,便宜好吃,亲切自然就是那里最大的特点。同学吃的也很满意,喝光了20年的金门高粱,擦擦嘴,去了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