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名餐厅吃了一碗面

标签:
卤货鲁菜老字号北城齐如山北京美食 |
分类: 美食心情 |
下了一场雨,天气变的凉了许多,秋风吹在身上,有了些金秋的意思。北京最美的季节随着昨夜的秋雨来了。
两个手机都坏了,只好送出去修,其实是小毛病,到了维修部刷一下就可以了。修完手机在街上闲逛,傍晚的时候去了什刹海那里。人很多,多是游客,人来人往的走路都有些困难。很多人在拍照,拍湖面的游船,拍岸边的胡同,拍熙熙攘攘的人流。什刹海还是保留了很多北京的特色,不同于繁华商业区的那些高楼大厦,弯曲的胡同,岸边的垂柳还是多少能够反映写北京的地域文化。
几天没有过来,那里又添了新买卖。“百年老字号,鲁菜第一楼”,猛一看这个招牌,真不知是那家老字号在这里开业了。问过门口的服务员,告诉我这里还是庆云楼,只不过在越南菜之外,新添了传统鲁菜。服务员说,在这里掌勺的师傅,都是京城鲁菜老字号饭庄里退下来的名厨大师,因此他们的鲁菜是京城里最好的。说法很动听,但是京城鲁菜老字号里还真没有庆云楼这一号。据考证庆云楼早年间是卖卤货的铺子,在北城的名声很大。当年唐鲁孙先生住在北城,经常光顾这家铺子。有一次唐先生看戏时遇到了齐如山先生,齐如山先生对南城的吃食非常了解,但对北城却了解不够。唐先生说庆云楼的卤货不错。没想到齐如山先生还真的就去了烟袋斜街的庆云楼,尝了那里的卤货,确认了唐鲁孙先生的推荐。不过庆云楼在民国时期就关张了,后来的人很少知道烟袋斜街上还有家不错的卤货铺子。什刹海地区刚刚兴旺的时候,一个叫白枫的人和几个搞音乐的人在庆云楼的原址开了家越南菜馆,名字则沿用了过去卤货铺的名字。因为已经很少有人知道庆云楼的历史了,这家做越南菜的庆云楼就变成一个新字号了。不关新字号也好,老字号也罢,过去和现在,庆云楼和鲁菜却是没有什么关系的。现在陡然出了个鲁菜第一楼,还真让我多看了几眼。不过没有进去吃过,味道如何就不知道了。想当年丰泽园、萃华楼的鲁菜做到出神入化美不胜收,倒也没听到过什么第一的称呼。在中国第一这名号,实在是要人们口碑相传而得来的,自己写上去多少让人有点怀疑。才开了几天呀,怎么就第一了呢?得了,还是去无名餐厅吃我喜欢的那碗面去吧。
走过烟袋斜街,看到黄昏中的街巷很美,随手拍了一张。
傍晚的胡同风景
胡同里看什刹海
银锭桥西望
无名餐厅的汆面。无名本是家云南风味餐厅,最近加了一些北京味道的面食,也有一些川菜的经典菜式。我爱吃无名餐厅的汆面,几种汆做的都很好吃,比较之下,茄子汆和扁豆汆是我的最爱,几次吃面都要了这两种。吃到这样的汆,真恨自己的肚子小,只能吃下一碗面。
茄子汆和扁豆汆
鲁菜第一楼招牌大,因不知虚实不敢贸然进门,倒是这样的汆面,吃着香,也不觉得有什么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