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力淮扬村的便饭

标签:
美食狮子头煮干丝蟹黄科力淮扬村 |
分类: 美食心情 |
因为要向淮扬菜大师陈洛平先生请教几个问题,于是去了科力淮扬村崇文门店。事情说完了,陈大师留我便饭。最近去了几次淮扬村,很是喜欢那里的淮扬菜,真的是家常不寻常,很好的体现了“普通的食材做出不普通的味道”的淮扬菜特点。技巧上没有什么眩人之处,食材上也没有什么耳食之嫌,但是菜品却有着不错的味道,清淡、隽永、耐人寻味。
咸水鹅拼蚕豆。咸水鹅是扬州上的厅堂下的厨房的一道菜。宴会上可用,家庭主妇做的也不错。这是个慢工出细活的菜式,卤制的好,就能把鹅肉稍老的缺点变成脍炙人口的美味。让香味很好的深入到较韧的鹅肉里,越嚼越有味。
蛋黄耳丝拼蓑衣黄瓜。这也是很普通的食材做成的,看的是刀工和制作的心思。黄瓜很是脆嫩,耳丝和蛋黄则有很好的味道混搭。
秘制香肠拼茄泥。这个没什么感觉,我还是爱吃老北京的茄泥,那股蒜香让我难忘。
大煮干丝。很家常的扬州菜,精细制作看的是煮干丝的汤,这道菜又叫鸡汁煮干丝,名字点出了汤的出处。鸡汤的鲜美配合着干丝的鲜嫩,便成了这道菜最大的特点。
烫干丝。这个菜制作上比大煮简单许多,但是更能体现扬州菜的精致。豆腐干先切片再切丝,豆腐丝要火柴棍粗细,开水烫去豆腥味,加点香油,叫上卤汁就成了。淮扬村的这道虽然做得不错,但是我感觉扬州很多小店做的也很好,不次于淮扬村这样的大酒楼的出品。关键在于北京的水和扬州的水不同,当地的出品更能体现烫的妙处。
狮子头。在北京吃过很多次狮子头,在很多餐厅吃过狮子头,我觉得好吃的是万荣海鲜的狮子头、翠清酒家的松茸狮子头,还有就是科力淮扬村的狮子头了。肉的肥瘦比例合适,确实是斩的而不是剁的。入口酥融欲化,汤鲜肉美,鲜嫩至极。
炒年糕。又是一道家常的小菜。菜末的清香很是提味。
鸟巢丸子。丸子不复杂,器皿复杂了一些。但是稍有不慎就会有残缺,搞得形制不够完美。丸子中有大量的韭菜,味道很窜,在整体清淡中显得有些突兀的感觉。大概是想给人一个味道的对比,但是如何平安过渡这种明显的变化,还是应该慎重考虑的。
扬州鸡煲。前面的东西太丰盛了,这道菜没吃几口,印象已经淡漠了。
蟹黄海参。我批评了这道菜。海参是无味之物,按照中国烹调的精义来说,应该使其入味,“有味使其出,无味使其入”么。蟹黄之鲜美是不用怀疑的,但是海参这物件是不用蟹黄来提鲜的,而是要用浓味的东西让它有味。因此这两样东西的搭配是不太合理的,除非事前把海参的味道做足,独用蟹黄出鲜。可是这道菜给我的感觉不是这样的,海参还是无味,很好的两样食材没有很好的融合,有些可惜了。
虽然也有不满意的,但是到淮扬村吃饭给我的感觉是实实在在的吃饭,而不是什么形式大于内容的眼食,或是说头大于内容的耳食。北京的餐厅很多,可以饱腹的餐厅很多,但是能够真正让人体会到烹调之美、饮馔之妙的去处,却是不多的。科力淮扬村就是一处能够让人体会到美食内涵的地方。难怪朋友老罗要把淮扬村当做一个据点呢。
我也是这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