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空气质量奥运会当代史顺民北京杂谈 |
分类: 心情文字 |
头上的天灰蒙蒙的,一点也不透亮,这样的空气质量让人很是担忧,北京人已经习惯了,不会太在意,抱怨几句之后只能等着明天能有一个蓝色的天空了。如果这样的天气别别有用心的人拿来说事,不知那些爱国人士该如何回答?毕竟,在这样的空气质量里进行比赛,是对运动员健康的不负责任,或许还有其他更为严厉的说法。
五月二日的天气情况很糟糕,和妻子在街上走了将近4公里,有些憋闷。人多天气热,老天又不给些风或者雨,就只能忍受这样糟糕的天气了。想到还有不到100天的奥运会,这样的空气怎么能行?而且不能只因为奥运会才想到空气质量问题,奥运会完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还是要继续生活呀。况且,北京的空气质量在全国还算不错的,真不知那些不如北京的城市人们该是怎样的一种心情。
想起柴静博客里说过的一件事,她在山西采访时,听到了一句让她心情许久难以平静的话:“我就想看看月亮是个什么样子。”不用引申也无需解释,话语背后的严重会是怎样的触目惊心是能够体会到的。但是这样的新闻或者采访我们很少能够看到,其中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今天看了一篇文字,其中有这样的的一段话:“在教科書中,十九世紀國際強權加諸中國的屈辱,就像昨天發生的如果事;而二十世紀從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不幸的中國當代史,卻好像是太古洪荒的歷史。青年一代對之完全沒有認知。--”
圣火在一个最落后、最封闭的国家得到最高的礼遇,不能说是一件坏事,但在我看来,显然不是一件特别美好的事情。一个整齐划一完全听命于一个人话语的国家,显然不能说是一个现代国家。具体国家的名字就不说了,免得引起不别要的麻烦。但是基本的常识告诉我,几千万人只有一个声音起作用,显然是不正常的。当这个不正常的国度对你表示了非凡热情的时候,再笨的脑子也该转转的。否则,真的不知道自己该向何处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