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味精有害么

(2008-04-11 23:12:33)
标签:

饮食

味精

谷氨酸钠

鲜味

烧茄子

分类: 饮食掌故
 很多餐厅做菜的时候都会放些味精提鲜,也有很多餐厅表示自己菜品的鲜味完全是靠技巧调出了食材的鲜味,和味精没有关系。在某种场合里,放不放味精会成为一个厨师厨艺高下的标准。有些厨师会自负的宣称:我们的菜是没有味精的。而那些放了味精在菜里的厨师,此刻免不得表情大概不会太好,好像放了味精就低人一等似的。
 
 对味精的感触是在20多年前。有一次和几个留学生在日坛饭庄吃饭,其中的一个法籍的黑人女学生,在点菜的时候特别强调了不要放味精。当时觉得很是诧异,为啥不放味精呢?好面子,没敢问,估计问也问不出答案来。结果是那天的菜吃的特别没有滋味,尤其是其中的烧茄子,没有一点味道,简直是记忆中最难吃的烧茄子了。我奇怪的是,难道没有味精,菜就没有鲜味,不再好吃了么?
 
 这样的经历不多,以后吃饭的时候再也没有遇到过不放味精的要求,大概是继续吃着有味精的菜品吧。后来吃多了,偶尔几次吃完会感觉口干,有人告诉我,这是菜里的味精多了。我不知道这个说法对不对,时间长了没有听见别的说法,慢慢的也就相信了。吃完饭,如果口干,就会认为菜里的味精放多了。可是除了有口干的感觉外,也没觉得味精有什么不好。
 
 有人说味精有害,对身体非常不好,因此拒绝味精。可是在没有更好的增鲜剂出现前,味精还是被广泛的使用着。我家里用,很多餐馆里也在用。真正因为味精而出现的不好的事情,至少我没有看到,就连听到的也少。
 
 1908年日本人池田菊苗发现了谷氨酸钠的提鲜作用后,把这种物质叫做味素,味精问世到今天也有100年了。中国人吴蕴初在1923年发明了谷氨酸钠的水解法,味精开始进入中国人的家庭。直到1968年,有一个美籍华裔医生说吃味精有可能导致四肢发麻、浑身无力,从此引开了对味精是否有害的争论。
 
 味精有害么?当然这里说的是对身体有害么。日本公司说中餐中味精放的太多,才会出现毛病的,这也就是有些中餐馆强调自己菜里不放味精的原因。这个争论到了今天,大概有了个定论,味精对身体是没有危害的。
 
 味精的增鲜作用是因为它含有谷氨酸钠,可是食品中添加的动植物高汤主要成分也是谷氨酸钠,大部分的肉制品和豆制品也都含有谷氨酸钠,好吃的原因就在这里,因此和味精的成分没有本质区别。谷氨酸钠是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中的一种,蛋白质又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人类自然进化出对蛋白质味道的喜爱来。
 
 很多国家投入了很多的人力物力研究味精,但是任何一个试验的结果都没有得出味精对人体有害的结论。198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表调查报告认为味精在适量的情况下对人体没有害处,这该是一个权威的结论了。是的,吃什么都要适量,用什么也要适量,什么东西过量都是不好的。不是味精对身体有害处,而是使用方法的问题。可是现在谁还拼命的用味精来增鲜呢?
 
 味精是可以放心使用、放心食用的,这不是传言,而是根据科学得出的结论,当然也有100年的历史经验证明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