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漳茶鸭,鱼头泡饼和1月9日的记录

(2007-01-09 21:25:19)
分类: 流水帐
朋友去峨嵋酒家吃饭,回来后写了一个帖子,其中写了一道四川名菜“樟茶鸭”。樟茶鸭是现在通行的叫法,本来是该写作“漳茶鸭”的,朋友用的就是这个漳字,于是有人跟贴问应该是那个字?要说这两个字都没有错,一个是这道菜刚刚诞生时的写法,同时也说明了鸭子的制法;一个是现在通行的写法,几十年的流变,这道菜的制法也有所改变了,所以用了樟树的樟代替了漳州的漳。
 
这道菜是成都文人餐厅“姑姑筵”的主人黄敬临先生创制的,黄敬临早年游历北京,曾在御膳房混过,辞了县官在成都开了一家餐馆叫做“姑姑筵”,姑姑筵,本意是小孩子过家家,餐馆叫这个名字,充满了幽默和童趣,也说明了黄先生的文人趣味。受御膳房满汉熏鸭的启发,在熏鸭时用了漳州运到成都的新茶,使熏出的鸭子香气浓郁,茶香扑鼻。因为熏制用的是漳州的茶叶嫩芽,黄敬临就把这道菜命名为“漳茶鸭”。
 
这道菜在成都叫响后,很多家餐厅都仿制,完全使用漳州茶叶的嫩芽熏制已经不太可能了,因此就有人用樟树叶混合四川产的茶叶熏制,成品也很不错,这样的做法更适合各个餐馆使用,慢慢的就在成都及四川各地流行开来,因此,后人把这道菜写作樟茶鸭也是不错的。但正根应该是漳茶鸭的。不知北京峨嵋酒家的漳茶鸭是用那种茶叶熏制的?
 
这不是野史,《厚黑学》作者、四川籍学者李宗吾作序的《姑姑筵餐馆食谱》上有着明确的记载。
 
不过,现在北京市场上的漳茶鸭基本都是餐厅买进已经做好的成品,有食客点这道菜的时候,临时加工上桌的,很少有自己制作加工的了。好在成品的漳茶鸭在四川本地制作已经有了标准化的工艺要求,味道上不会差到那里,如果不是店家在上桌前加工时有什么秘诀,基本上每个餐馆的味道都差不多。能吃到出色的鸭子,算是有口福了。
 
上午在家,做了一些家务,还有一些妻子不愿意跑,只好我来跑来跑去的事情,反正是家里的事情,总要有人做的,我做了,妻子就不用抱怨寒风了。北京的冬天虽然寒冷,但是在房间里却要好过江南的。妻子很怕风吹,我呢是早已习惯北京的冬天了。事情办的很顺利,因为本身就是很简单的事情,去一趟就OK了。
 
中午吃了一些牦牛肉,炖的不错,肉软烂浓香,妻子和女儿说和平时吃到的黄牛肉一样的味道,我吃的匆忙,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这样炖制的牛肉和那种风干后的牦牛肉不是一样的味道,倒是风干的牦牛肉有些硬,有些韧,有着草原的味道。
 
很想休息一会儿,但是被电话几次从迷糊中叫醒。一个小朋友问我客家菜算不算闽菜系中的一种,我几乎失声笑出来,这种简单的常识性的知识,怎么还有人糊涂呢?虽然福建也有很多客家人,但是说道客家菜一般都是说广东的客家人的菜肴,分类的话,应该归到粤菜当中,粤菜的组成一个是珠江三角洲一带的粤菜,一个是潮汕地区的潮州菜,再有就是以梅州地区为代表的客家菜了。还没有听说过把客家菜划分到闽菜当中的说法。这也难怪,现在的青年人谁还关心什么菜系呀,好吃就行了,管它那个菜系呢?精致饮食传统的中断和饮食知识的不普及有着很大的关系。我也只是自己喜欢这些,碰巧知道一些皮毛罢了。
 
晚上参加了87.6的探店活动,去了位于东直门外如家酒店一层的旺顺阁鱼头泡饼。这家店听说是大董先生推荐的,大董是我敬佩的餐厅经营者,他推荐的餐厅是要看个究竟的。旺顺阁东直门店的装修比较时尚,主打的菜品就是鱼头泡饼,鱼头最小的也有四斤,最大的听说有二十多斤的。早几年北京有许多家鱼头泡饼餐馆,这几年好像只有旺顺阁还在经营这道菜品。作为店家主打的产品,当然有独到之处。鱼头来自辽宁抚顺的大伙房水库,是无污染的水库鱼头,品质上当然要比塘鱼好上许多。店家讲主厨郭先生是第一个在北京推出鱼头泡饼的,多年来一直在坚持烹制这道菜品,旺顺阁鱼头泡饼也从一家开到了三家,家家的生意都很不错。这句话在我们离开餐厅时得到了证实,7点的时候,东直门店的包房和大堂都已坐满,门口已经有人排队了。
 
鱼头焖制的很好吃,鱼肉、鱼唇、鱼脑都吃足了味道,鲜、咸为主,微甜微辣。我们今天要的是6斤重的鱼头,用了一个直径有45厘米的大盘子端上来,肥硕的鱼头把大盘子堆得满满的。要说中国人真是在吃上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胖头鱼的肉发木不好吃,但是其鱼头却是珍味,因此,专门就舍身吃头。尤其是鱼脑那部分,白晶晶,颤巍巍,像半透明的水晶,放到嘴里,舌尖刚刚与之接触,就在嘴里化开了,鲜咸软滑,香糯适口,鱼香在舍齿间随着咀嚼而融动,几不忍吞咽。我的体会是第一口开始快点,第二口以致后面的进食,应该尽量的放慢吞咽的速度,尽量让鱼肉在空腔的停留时间延长,控制好其滑入喉咙的节奏,以便更好的,更充分的体会美味鱼头在你口腔中的挥发的享受。鱼头本是寻常食品,做出这样精致的味道,厨师的功夫,厨师对食材的理解和认识很值得称道。鱼头不错,并也好吃。用鸡油烙的饼香软,沾上浓香的汤汁更是好吃。烙饼与鱼头可谓相得益彰。
 
6斤的鱼头没吃完,剩下的打包回家,明天又有一顿好饭吃了。
 
凉菜中的怪味萝卜干不错,酸甜爽脆,得到了大家的称赞。浓汤筒骨煲淮山里的淮山很好吃,只是汤再浓一些就更好了。其他的菜品不算出彩,不过有一道浓妆重彩的鱼头泡饼,这餐饭也就足够了。
 
回家的路上去了大菜楼,把周末母亲寿宴的菜单定了下来。这是件大事,定好了,也就踏实了。
 
路上接到朋友的电话,让我帮她写份总结,看来今天又要晚睡了。
 
六斤重的鱼头
 
漳茶鸭,鱼头泡饼和1月9日的记录
 
怪味萝卜干
漳茶鸭,鱼头泡饼和1月9日的记录
浓汤筒骨煲淮山
漳茶鸭,鱼头泡饼和1月9日的记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