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患者的新选择--原位新膀胱术

标签:
健康 |
分类: 肾脏膀胱肿瘤 |
今天有位朋友从上海特地回深圳希望我帮助他行“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新膀胱术”。10月前他尿血在医院检查出膀胱原位癌,当时行电切,术后给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后又改为BCG灌注。但是尿血一直没有改善,复查膀胱镜在原来病灶处活检发现肿瘤复发、并进展为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多家医院均建议行根治性膀胱切除。他老家在上海,因此入住上海一家大医院准备手术,但是听主刀医生说要做“回肠膀胱”、就回深圳来找我了。
对于浸润性膀胱癌,尤其是高级别、复发的膀胱癌,为了预防肿瘤转移和进展,对于年轻、身体好的患者大多专家建议还是行“膀胱根治性切除”比较合适,这样能把肿瘤病灶一网打尽,杜绝其继续危害人体。
但是膀胱切除后还存在一个大问题、就是怎么把尿引出来?
近10多年来、对于部分身体较好、年轻的患者多采用“原位新膀胱术”。就是切一段肠管重新缝合成一个新的膀胱,重新接到尿道让患者跟切除膀胱之前一样,从尿道排尿。
我做第一例“原位新膀胱术”还是在1999年,当时是我的老师梅骅教授带着我做的开放手术。现在当然全部改成用微创(腹腔镜)手术了。全国膀胱切除做的最好黄健教授、刘春晓教授均是我的同门师兄。这第一位患者来自东莞、现在还活的十分健康,每年都回来找我复查。每次能憋尿400~500ml,一点也不尿失禁,还能有阴茎勃起,肾功能也正常。
迄今我所做的“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新膀胱术”术还没有一位出现尿失禁的。我说遇到最大的挑战来自2010年一位36岁的深圳本地的膀胱癌患者,他坚持要求我要确保其术后的性功能,他说“否则我老婆会跟我离婚的”。要知道膀胱癌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除了尿失禁外、就是阳痿了。但是的确顶着很大的压力做手术,所幸不辱使命术后患者的性功能完全恢复、任何辅助药也不用。
“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具体手术步骤如下:
一、淋巴清扫:
1,沿着髂外动静脉表面切开血管鞘,沿着此平面分离、清扫髂外血管外侧、后方的淋巴脂肪组织;
2、将髂外动静脉向前方挑起,沿髂外静脉向上游离位于髂总静脉后方、闭孔神经起始部处的淋巴脂肪组织;
3、对于T3期膀胱癌,应扩大清扫髂总动脉、髂内血管内侧的淋巴脂肪组织和腹主动脉分叉处淋巴脂肪组织。
二、切除膀胱和前列腺
1、沟通左右两侧道格拉斯窝腹膜切缘,游离膀胱后方及前列腺直肠间隙。游离了精囊,夹住并后拉增厚的狄氏筋膜边缘,紧贴精囊后表面游离进入精囊与狄氏筋膜之间无血管平面,沿此平面直达前列腺尖。两侧的血管蒂上血管夹后切断。
2、耻骨联合后、前列腺前方分离,切开盆筋膜显露背复合体DVC,用缝合针结扎。
3、距DVC结扎线5mm处切开DVC,切开尿道提出尿管上Hemolok夹闭尿管,远端切断后提起近端尿管显露尿道的后壁并切断。完整游离仅保留输尿管的膀胱和前列腺。
1、下腹正中开5cm小口,取标本和距离回盲部20cm远的30cm的末端回肠,系膜对侧缘切开后排列成W形,用可吸收线连续缝合先缝左右两边,再缝合中间,形成新膀胱。
2、回肠端端双层吻合恢复回肠的连续性。将输尿管插入式吻合在新膀胱上,输尿管留置DJ管引流。远端回肠壁切开一小口,用2-0可吸收线缝合一针拟于尿道吻合。
3、还纳新膀胱回腹腔,关闭腹壁切口。重新气腹。直视下将留置的2-0线连续缝合新膀胱和尿道。术后尿道留置三腔气囊导尿管引流,新膀胱留置膀胱造瘘。
5、检查术野无活动出血,腹腔留置胶管引流。撤气腹和套管缝合伤口。
延伸阅读
更多资讯请点击:www.jk580.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