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向往西藏玫瑰泪朋友们西藏日报读者 |
分类: 心灵驿站 |
心与心的交流
到今天为止,我有了整整一个月的博客经历。虽然从博时间不长,但感触良多。这段时间里,我得到了许多朋友的鼓励与支持,他们喜欢我的文字,给我写留言,发电子邮件,与我交流心得,让我感到非常欣慰。同时,读者朋友们又期待我写出更多更好的文字来,这无形之中给了我一种压力,我甚至怀疑自己能否应对这种压力。
我不是什么作家,甚至连写手也算不上,我只是一个文字爱好者。我所指的文字,显然不是字典里那些枯燥呆板的文字,而是负载着思想和情感的有生命力的文字。一切美好的人和事,情与景,都会令我心存感动,我想把这种感动用文字表达出来,与朋友们分享。
古人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即使有了好的素材,也还需要用有文采的语言来表达。科学的语言要求准确,文学的语言要求生动。文学本来就是语言的艺术,多年来我一直很注重锤炼自己的语言,到现在我不敢肯定自己的笔下能流淌出“美丽的文字”,但我的文字确实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我想,也许这就是我的文字能吸引一部分读者眼光的原因吧。
博客里已经贴上去的24篇文章,都是我过去的习作,时间跨度是1997—2005年。《玫瑰泪》是我最早期的作品之一,写于1997年,其时初学写作,文字的稚嫩与拙朴一览无余,但它是我在报刊上发表的第一篇小小说,而我是最不擅长写小说的,所以就蹩帚自珍,把它放到博客里用来鞭策自己。《向往西藏》受到朋友们的厚爱,却出乎我的意料,因为这是一篇让我屡遭挫折的文字。首先是投稿《西藏日报》的“雪莲花”副刊,无果,后来又先后转投《中华散文》、《散文天地》、《散文百家》等著名散文期刊,都是杳无音信。今天看来,《向往西藏》写出了我内心真诚的感动,只是这种感动还不能感动那些编辑。
有网友问我:“这些文章真的是你写的吗?”也许他们看到其他一些博客只是在网上写写日记而已,而我却能谈天说地,谈古论今。我的回答是:“千真万确,每个字都是我写的”。因为早在10年前我的文章就能在省市一级的报刊上发表了,只是产出不多,水平不高,影响也就没有了。
网络的好处就是能提供即时的交流,包括作者与读者之间即时的交流,这篇文章就是我与读者朋友们一次坦诚的心与心的交流。有了朋友们的支持与期待,我感到了肩上的压力,能不能把这种压力化作动力呢?我会为之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