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炭市街历险记

(2011-06-15 10:11:57)
标签:

美食

分类: 吃的狂想曲(我的美食杂文)

炭市街历险记
                                  2010年8月   菲律宾宿雾圣婴大教堂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海上航行,我们从薄荷岛到达菲律宾老城宿雾。“浓情宿雾淡薄荷”,这是一期旅行杂志的封面标题文章,一下子道出这两个近邻的旧与新,历史厚重与现代自然。宿雾,更像是中国的广州,盛满了久远的历史遗迹,古老蜿蜒的街道,旧迹斑驳的西洋建筑,甚至是墙壁上密密的藤科植物和盘根错节的黑色电线,还有老街道深处寻常人家杂乱拥挤的院落,都让你感受到这个城市承载的历史与故事。浓情,一点不为过。

    我们入住的Palazzo Pension Hotel既不在老城,也不在新城,而是隐藏在距离AYALA MALL不远的居民区里,二层的红砖小楼温馨别致,颇具欧陆风格,在周围破旧的民居当中显得格外显眼,老板娘也十分和蔼可亲,热情地为我们服务。安排停当,已经是中午十分,赶紧出门打车去老城区的景区游览。与马尼拉的西班牙王城景区一样,宿雾的景点也主要集中在老城一带,主要有宿雾大教堂(Cebu Metropolitan Cathedral)、圣婴教堂(Basilica Minore Del Santo Nino)、麦哲伦十字架(Magellan's Cross)和圣佩罗堡(Fort San Pedro)。

    首先到达的宿雾大教堂有着巴洛克式雕花的白色大理石外观,教堂前的庭院整洁大方,与周围古老破旧的街道形成鲜明的对比。宿雾大教堂历史悠久,早在1595年就已建立,历经台风和战火,不断重建,今天所见的教堂是1993年为迎接教皇保罗二世驾临翻修而成。凑巧的是,我们在这里不但赶上主教弥撒,还赶上了一场豪华的婚礼。主教弥撒一般每半个小时一场,几位身着白衣红带的主教们围聚在圣像前,合着风琴演唱着弥撒歌曲,当地人虔诚地跪在座位前的横木上,默默祈祷。在如此神圣的场景下,我不禁被这种信仰的仪式所感染,也低下头心中念念有词。接下来,婚礼马上举行,几束巨大的玫瑰花束将教堂的气氛装扮一新,许多身着礼服的嘉宾纷纷入场,有的是色彩艳丽亮片闪闪的晚礼服,有的则是传统的菲律宾婚礼礼服——一种白色厚纱制成,上面绣有图案的礼服。新郎新娘入场的时候,我们才发现,这是一场华人后裔与菲律宾土著结合的婚礼,新娘年轻美丽,看得出家世显赫。透过历史我们也可以知道,许多当年移民东南亚的中国后裔都拥有相当雄厚的财力,并在新的土地上发扬光大。

    从宿雾大教堂出来,穿过一条布满售卖各种宗教物件摊点的拥挤街道,一个转弯,那个无数次出现在菲律宾旅游宣传画上的圣婴教堂一角就出现在不远的街头。巨大的多角白色钟楼已经锈迹斑斑,然而橘红色的屋顶却依然鲜艳醒目,一股西班牙建筑气息迎面扑来,真是百种感触在心头。当1565年黎牙实比野心勃勃地率领士兵进入宿雾,建立第一个殖民据点时,传播天主教是他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当时的西班牙士兵在废墟中发现了完好无损的木质圣婴雕像,正是数十年前麦哲伦送给胡安娜王后的结盟礼物。这件事令双方都认为是一种奇迹,于是建立圣婴教堂,专门供奉这尊圣婴像。更为神奇的是,此后教堂屡遭损毁,前后三次大火,但是木质的圣婴雕像却毫发无损,因此圣婴像更被认定拥有神奇的力量,成为宿雾的保护神。教堂旁边还有一处专门摆放烛台的区域,人们在这里燃起蜡烛,以许愿或纪念先人。

    麦哲伦十字架在圣婴教堂靠近市政厅广场这一侧的一个开放式六角亭中,这是1521年麦哲伦为纪念首批菲律宾土著受洗设立的十字架。亭子的天花板上有关于当时受洗、立架过程的壁画,经过漫长岁月洗礼,依然色彩艳丽逼真。据说过去人们相信十字架具有神奇的力量,只要取用十字架的木屑服用,就能够医治百病,于是纷纷把它的外皮削落拿走。为了保护十字架,人们用木头打造了一个空心外框,把真正的十字架包藏在里面。也有人说,十字架在麦哲伦死后就已经销毁了,现在的木框是复制品。不管怎样,麦哲伦十字架依然是宿雾的标志,在宿雾城市封印上就是六角亭的图案。

    圣佩罗堡是一座呈三角形的小型城堡,也是菲律宾最古老的城堡。1565年黎牙实比登陆宿雾后亲自动土兴建,标志着菲律宾第一块西班牙领地的诞生。从古堡高耸的大门进来,可以看到一个非常静谧美丽的花园式庭院,沿古老石阶爬上二楼,可以远眺三角瞭望台不远处的海岸线。这个小巧的城堡在其数百年的历史当中,不仅抵御过海岛的侵袭,见证了宿雾的解放,当过美军的军事基地,还曾被日军用于集中营,可谓历尽沧桑。如今,它更像是一处提醒人们铭记历史的标志建筑,守护在老城的一角,让人们缅怀过去,感叹今朝。

    从景区出来,正犹豫去哪里解决晚饭,我刚好看到手中的指南书上写道:炭市街(Carbon Market),这个白天的杂货市场到了晚上就是水果和烧烤摊的天下。烤鸡、烤肉、烤鱼、烤香蕉让这里散发出刺鼻而香烈的烧烤味儿,如果你不介意浑身臭汗地挤在人群中间,那么就在这里尽情大快朵颐吧。好,就去这里!于是按图索骥加上问路,一路兜兜转转来到了所谓的炭市街。

    天!这简直就是比中国农贸批发市场还要烂上许多倍的地方。到处散落着西红柿、辣椒、茄子等蔬菜,水果也成筐成捆的到处都是,那边是海鲜生肉摊,各种不知名目的鱼散发着腥臭气味。人们衣衫褴褛,甚至衣不蔽体,与大街上看到的完全不同,所有人也盯着我们在看,我们已经晒黑好几度的皮肤在这里显得如此轧眼的白皙。“我们不是来到宿雾贫民窟了吧?”朋友的声音都有点变了。前面的路越走越窄,七拐八拐地想要回头也找不到路了,只有硬着头皮走下去,看看有没有尽头。但我们失算了,渐渐市场也消失了,两边出现了东拼西凑而成的危险建筑,各种售卖食物和小杂货的摊子挤占着本就不宽的小巷,许多没穿衣服的小孩高声呼喊着围绕在我们周围要糖吃,甚至用手来拉我的衣服。周围衣冠不整、皮肤黝黑、面貌丑恶的大人们也死死地对我们行注目礼。我内心恐惧得不行,表面却故作轻松地大步走开来,一定要找到出口,上帝保佑,阿弥陀佛……当终于在一个街口看到不远处的大路上有车经过时,我简直快哭出来了,一路狂奔地跑过去,伸手拦住一辆出租车。

    回到酒店,我问前台阿姨,宿雾有什么地方不可以去吗?阿姨犹豫了一下,马上说,Carbon Market!

嘿,尽信书不如无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