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际上,我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穷人,真正的穷人,不会有闲钱和时间去旅行;而我也绝对算不上有钱人,有限的工资除了供房子,应付日常开支外,只有少量盈余。我想,像我这样的人,在当今中国的大城市里,占绝大多数。作为一个世界瞩目的发展中国家,钱少则有空闲,有钱则没时间是一种普遍现象。那首歌不就是那么唱的吗?——“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多少人将旅行止于梦想,心中唱着这首真理歌在家中继续宅着,并可能无限的宅下去。
正像之前有网友说的那样,世界上很多美好的东西其实都是免费的,比如飘着云彩的蓝天,比如大自然中带着野花野草芬芳的空气,比如在山间自由流淌的泉水……同样,很多很棒的风景和古迹也并没有收取过高的费用,而且对富人和穷人采用统一的收费标准,不会因为你是富人而比别人看到的东西更漂亮,也不会因为你是穷人而阻碍你欣赏美景。甚至有些时候,以一种穷人的方式去旅行,你能得到更丰富的体验和回报,在印度旅行的时候,我时时处处有这种感触。
谁都知道,四大文明古国当中,属印度和埃及的自由行最难搞,因为住宿、交通、饮食、卫生条件恶劣,当地人使用难懂的英文以及自作聪明的各类欺骗,常常让游客觉得身心疲惫。在印度这个贫富差距出名大的泱泱大国旅行,真是丰俭由人。我听说,有那种舍得花银子也真的有银子的欧美中老年游客,可以睡头等舱飞过来,在机场就有专车来接,在印度环游数天,全程租用专车和导游,完全可以避开印度令人头疼的长途火车和城市当中拥挤的交通,以及与TUTU车司机斗智斗勇的痛苦经历。然而,这样的旅行,充其量只是你亲自到了那些早已在图书和画片当中看了无数次的所谓著名景点,再放大了看看而已,那些旅行当中为了寻找某个地点而发生的故事,在等车当中看到的趣事,在火车上认识的朋友等等,也通通与你无缘了。
通常,我喜欢称自己是个冗余度很高的人,也就是超五星级酒店住着也能从容自然,雪山脚下路边的热炕旅馆大通铺也能睡得很香;吃燕窝海参鲍鱼的时候,也能说出点像样的评论来,而吃路边大排档喝夜啤酒的时候,绝对不比那些光膀子的大叔们逊色……顺其自然,是一种生活态度,这让我们能够像变色龙一样隐藏在周围的环境中,什么时候看着都感觉到和谐。
在印度旅行的时候,我不会苦着自己,非要去住价格最低的旅馆,吃最便宜的食物,不会去乘坐人满为患到处咸猪手的SL车厢,更不会去坐那种能在破路上摇晃整天整夜的又脏又破的长途BUS。当然,我也绝不会像前面提到的欧美游客那样挥金如土,将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只为了亲自看一眼传说中的名胜古迹。长途自助旅行,有时更像一种流浪,你不能像在超市购物那样总想着买到性价比最高的东西,而是以顺其自然、随波逐流的心态去充分感受这个陌生的国度、崭新的城市……
在背包客聚集的乌代布尔DREAM
HEAVEN
GH顶楼餐厅,我遇到三个来自四川绵阳的小学女老师,他们在印度20多天的旅行竟然全靠乘坐SL车厢和长途BUS完成,其中一个83年的漂亮女孩还生动的给我讲述了她遭遇火车咸猪手的经历。我想,她们并不是付不起空调车厢的费用,而是多了一种体验的方式。在奥兰加巴德的酒店餐厅等火车的时候,一个美国籍台湾大男孩主动过来与我交谈,他的中文不太好,我是他在印度遇到的第一个中国人,他计划在印度、尼泊尔等国家旅行几个月时间,基本都没有预定火车票,而是想什么时候出发就去巴士站随便搭上一趟车,晃悠到下个城市去,旅馆也只住最便宜的房间,人民币不到50块一天那种。我想,作为有家族产业,在家中排行最小的他,从小也多半是受宠惯了的,采用这种在我看来都十分艰苦的旅行方式,完全是个人的选择。不仅如此,我遇到的大部分欧美背包客,不管是年轻的大学生还是老年旅行者,在吃住行的标准上,比中国游客要节省许多。一对年龄在70岁以上的北欧夫妇,得意地给我看他们的火车票,那是一张SL车厢又使用了老年证的优惠车票,价格便宜到惊人,这已经是他们第二次来印度,上一次来的时候我还没出生呢!这才是真正的旅行者!
作为行走在路上的背包客,我们不在意别人将我们的旅行方式叫做穷人的旅行,这是一种自助旅行精神,一种获得更多旅行体验的方式,一种背包客的信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