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美食 |
分类: 吃遍天下(各地美食探访) |
韭菜盒
要了解一个城市的风情,除了探访风景名胜外,最值得在夜晚前去夜市步行街走走,象一个本地人一样,看看琳琅满目的商品杂货,欣赏一下灯火辉煌的繁华夜景,走累了坐下来品尝特色小吃和甜品……一直难忘苏杭的观前街、高银街上,百年老店岁月沧桑的笑容,绽放于今世繁华之中;水岸石街上行走的女子,巧笑低吟,却有着时尚的容妆……那种时空交错的幻觉,正是老街夜市的魅力。
傍晚,从中山公园北门穿过公园,出南门,再沿右手边一路走下去,就可以到达厦门夜晚最繁华的中心步行老街——中山路商业街。中山路上此时正是华灯初上,霓虹闪烁,迎接新年的欢快音乐喜庆地催促着你的脚步,更激发起你疯狂购物的欲望。晚上的中山路,人潮涌动,有如我一样远道而来的观光客,更多的则是本地人夜晚消遣的圣地。一家人出来,漫漫度步,走累了,街上几米就会有一家小吃店、甜品店,歇歇走走,可以享受一晚上的好时光。
中山路上有两家闻名厦门且颇具规模的小吃店,一家是中山路烧肉棕店,另一家就是黄则和花生汤店。虽说店名只冠以一种美食,其实店内也卖很多其他小吃,但是花生汤绝对是独此一家最好,引来很多专门前来品尝的食客。厦门人极爱这里的花生汤,甚至逛中山路必然要到店里坐坐,来上一碗,才觉得完成了一件心事。
花生汤是福建小吃的代表,而黄则和花生汤更是将此发挥到极至,如烤鸭之于全聚德、涮羊肉之于东来顺那样,开成了百年老字号,且遍地开花的做起了连锁加盟店。这样的老店,很容易让人以为只是声名其外,其实味道不敢恭维,但从店里络绎不绝的本地食客来看,这里绝对是名副其实、货真价实。
一碗花生汤虽然装在了简易纸盒里,也只能使用塑料小勺,少了青瓷白碗的温润体贴,却依然魅力难挡:奶白微红的浆汁散发着浓郁的花生香气,花生粒个个饱满完整的飘于汤上,入口却融化得无影无踪,只留下软糯香醇的余味,那香甜入心的感觉,正是甜品的至高境界。坐于对面的老者,见我举着相机,还不禁感慨:“不知喝过多少碗这里的花生汤,自己也煮过几次,但是怎么也做不出这种味道……”一言出口,彻底打消了我想要回家自己动手制作的念头。
还是转贴黄橙兄关于黄则和花生汤的小文,以从另外侧面告诉你更多信息:
顶着百年老字号的名气,黄则和花生汤算是经历了岁月的磨练。如今生意越做越大,开分店,做快餐,气势很是让人担心,就像我看见气球吹得越得越大时总不免杞人忧天。不过,即使这个气球破了,它的花生汤仍然可救它一命。就花生汤而言,它已经到了独孤求败的境界了。
做黄则和花生汤的店员很有荣誉感,一天我问她:“为什么这里的油条要一元,而别家的只要五角?”她盯着我看了15秒,然后压低声音说:“你不知道黄则和吗?”晕,我认了还不行吗!
按理说,花生汤是寻常之物,应该技术含量低才是。不过,黄则和不知得了什么神助,竟然能将其弄得汤色乳白,清鲜甘甜;花生片酥烂而不碎,入口即化。有时我会觉得花生汤甜腻了,好在黄则和店主早料到有人口味比较挑剔,就先打个鸡蛋,以滚烫的花生汤冲之,既丰富了营养,又让幸福的人觉得甜到好处。
最近,黄则和在我家附近开了分店,让本来“每周一歌”变成“每天一唱”,我担心从此要与黄则和说再见了。呵呵,谁能经得起这样的甜蜜啊!
做黄则和花生汤的店员很有荣誉感,一天我问她:“为什么这里的油条要一元,而别家的只要五角?”她盯着我看了15秒,然后压低声音说:“你不知道黄则和吗?”晕,我认了还不行吗!
按理说,花生汤是寻常之物,应该技术含量低才是。不过,黄则和不知得了什么神助,竟然能将其弄得汤色乳白,清鲜甘甜;花生片酥烂而不碎,入口即化。有时我会觉得花生汤甜腻了,好在黄则和店主早料到有人口味比较挑剔,就先打个鸡蛋,以滚烫的花生汤冲之,既丰富了营养,又让幸福的人觉得甜到好处。
最近,黄则和在我家附近开了分店,让本来“每周一歌”变成“每天一唱”,我担心从此要与黄则和说再见了。呵呵,谁能经得起这样的甜蜜啊!
网上也有关于花生汤的做法,但据说,成功者寡:
1、先将花生仁盛入锅内,另用一个锅煲开水。当水滚开时,把开水趁热冲入放有花生仁的锅内,用锅盖盖密浸约15分钟。然后倒入竹筛内,用手捏擦,使花生仁膜脱出,边捏擦边边漂水,漂至全部的花生仁膜脱干净为止,待用。
2、把已脱过膜的花生仁放进锅内,加入清水1000克(可加少许纯碱),先用旺火煮滚,然后改用慢火熬煲。熬至约1小时后,再加入清水500克,再煲滚后,改用慢火再熬,熬至花生仁用手指压下去成为粉烂时,把白糖和橙膏放入搅拌均匀(在熬煲的整个过程大约要2小时30分钟)。上席时把甜花生汤盛入汤碗,趁热上,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