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吃在沈阳——岩明火勺

(2007-08-29 19:47:11)
标签:

美食/厨艺

分类: 吃遍天下(各地美食探访)
吃在沈阳——岩明火勺
 
  在沈阳吃早餐,第一次听说“火勺”,感觉应该是火烧一类的饼,结果是很象小时侯吃的酥饼那样,外皮焦酥,内里软嫩,还夹着馅料。好的东西,总有它令人称道的地方,你看这火勺,一个个金黄饱满,外酥里香,无比诱人,那种香香的、酥酥的、甜甜的感觉,让很多吃过它的人赞不绝口,难以忘怀。
  外焦里嫩是火勺的一大特点。吃火勺一定要选择表面有些微微焦糊颜色的,只要往嘴里就那么一搁儿,立时满口的喷儿香酥脆。那小焦渣儿顺着指缝往下掉,不能不说这是一种享受。吃这种火勺,最好找个安静的所在,一个人独享,因为它实在酥得太过入骨,一口咬下去,酥层早已哗啦啦地散落下来,弄得人手忙脚乱,口唇之上,更是粘满了火勺的碎屑,要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多少会让人觉得有些尴尬。
  火勺的制作过程叫做“打”,一个“打”字简洁、生动、内涵丰富。火勺的瓤儿很重要,打得好的火勺瓤儿必须是咸淡适中的。上面蘸满了花椒沫儿,洁白的瓤儿,焦黑的沫儿,乍看起来还真有些美玉镶上了黑珍珠的感觉,甭说吃一口,看着就谗人!
  蘸油也是打火勺的关键一环。把揪好的瓤儿放到油碗里一蘸,蘸多了,将来会有一股生油味。蘸少了,那自然就不香了。所以那些蘸油好的火勺刚一出锅的时候,您吃上一口就会有一种油而不腻,特别爽口的感觉。
  火勺在制作过程中最中心最关键的就是要掌握好火候。火大了,火勺要糊;火小了,那眼巴巴等着吃火勺的人早就走光了。
  我国是个面食大国,尤其对饼更是情有独钟,早在汉代,人们就把面粉和水调和做成“饼”。“饼”就是“合并吃食”的意思。全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北方都有火勺,有的写作“火烧”,按词典里的解释乃是“没有芝麻的烧饼”。北京城里有传统小吃“卤煮火勺”,所用的火勺像大发面饼,掰开后里面雪白而蓬松,纹路很美。这种火勺应是传自山东,因其做法也是先烙后烤,但却是发面,面和得很稀,揉制方法更近似于做芝麻烧饼。除北京外,南方的上海等地也有火勺,以大黄米或小黄米为原料制成,夹红豆馅,食时蘸糖。河北平山县的缸炉烧饼是在一只大“缸”里面烤制的,缸里面是炉子,也是圆形的,中间安了炉箅子,下面是火。缸炉烧饼用面是“死面”,不发酵。和好的面要揉到饧透。入炉时,先在面饼上洒点水,再把芝麻撒上去,将沾了芝麻的一面向火,另一面紧贴炉壁,盖上炉盖,一面烤一面烙。平山人不叫烤烧饼或是烙烧饼,而叫“打烧饼”。 西安的馍也是不发酵的死面,基本使用烙,不怎么烤,但很硬,不泡上特有的羊肉汤,是不好吃的。
  岩明火勺在沈阳有很多分店,5毛一个,价格公道,有豆沙和肉馅两种。叫上两个火勺,再来碗馄炖或豆粥,一元一碟随便选的咸菜,一天的美好心情从这里开始了。
 
地址: 沈阳皇姑区华山路33号
电话: 024-8643298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