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有新不炒股,过去十几年,摇新的年化平均收益极高,正常的年份都有15左右。年份15的收益不仅远远高于存款、债券,而且也远远高于股市长期8-10的收益。同时,摇新的无风险---单次有风险,而一年下来是包赚;摇新的资金高流动性。在资金的三大属性:风险、收益、流动性上,摇新全面占优,因此说新股制度是中国投资市场上的bug毫不为过。
最新的IPO新政:“网下配售比例最多50%、取消三个月限售期”。新政实施后,打新的主力机构——基金尤其是债券基金在首日会选择不顾涨跌的选择卖出,从而制约新股的首日表现。毫无疑问,这条新政目前看来,一是制约了新股上市极高的估值;一是压低了市场上数千亿无风险套利资金的收益。上市的股票价格越高,意味着股票后续的买入者亏损面越小---由于现在的股票上市价格普遍还是偏高,因此,后续的买入者还是一种负和的游戏;数千亿无风险套利资金的分流,意味着大量的资金必须寻找新的投资渠道,股市债市,自然是备选的目标之一。
创业板开始的时候,开始打新股。打新股一年多,年化15-20的收入。但我认为,新股的超级bug不可持续。原先中国股市里还有一大bug,可转债。可转债由于中国债券从来没有发生破产的事件,同时,可转债的发行公司往往更不愿意支付利息而愿意将其变成股票,因此,可转债也就变成了只有超额收益而没有风险的金融产品。但bug终究是bug,市场可以不断的打补丁去改变,加上市场自身也会变化---可转债由于工行中行中石化的巨额转债入市,彻底改变了原先的暴利,因此,无论是投资新股或者可转债只能作为套利的利器,但不可永久性的暴利下去。
今年新政特别多,继续期待证券市场成为和存银行、卖债券一样的,风险收益流动性对称的投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