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文化 |
没有人不喜欢蓝天。
我也喜欢。
但偶尔也不想看到它。避它,躲它,遮它,希望它不要这么高蓝。
用我们汉口话说,它蓝得太飚了。
比如面对一条此刻必须走过去的长路,一无遮拦,就是白花花的阳光和一股热浪。让人绝望。就希望来块云朵甚至索性铺满乌云,将蓝天挡一挡。
天蓝得最深,以至于略微发黑时,有个形容词,瓦蓝。
为什么形容蓝天要用这个瓦字呢?
有人强作解人,说青瓦染绿苔,色如碧玉,所以用来形容碧落之无瑕,谓之瓦蓝。
谬。这是想当然。
我的想当然,是晴得最好的蓝色便近于瓦色。这个瓦是旧时的布瓦,白墙青瓦的瓦,看上去黑黢黢。但正是它的青中透黑,使这颜色深沉。从深沉中析出明亮与鲜艳,便近于蓝天。
所有明亮鲜艳的色彩皆有个深沉的底子,你能看出来吗?或者说你能感觉到吗?
所以瓦蓝的瓦就是瓦本身,不需要染什么苔。
我住过青堂瓦舍,也在砖瓦窑打过小工。夜里跑到窑顶上对着星空唱歌: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哟……
那会儿,做梦都以为终有一天会有个好看的女孩儿朝我飞奔而来,与我相伴到老。
是的,她跑过来了,擦身而过,又跑远了。
跑成一个白发苍苍老太婆的渺远背影。当然,现在很多太婆的背影还像小姑娘。
新鲜出窑的新砖新瓦,真的和蓝天一个颜色——当然要加上一点想象力。
这点想象力我们大家都有,所以才认可瓦蓝这个词儿。
好吧,头顶蓝天,脚踩骄阳,迎着热浪走完这条必须要走的路。一身透汗。脑袋被晒得嗡嗡作响。终于走到荫凉处,吹到藕花风。深深呼吸。感谢头顶上的枫杨树,风是它逼出来的,荫是它给的,藕花只是添了淡淡清香。瓦蓝的碎片在树隙间闪动,颜色更深一层。
一只老虎蜻蜓在选择要栖的花枝,一枝不满意,一枝还不满意,不知究竟想落哪枝。
瓦蓝天空下的它,真的不怕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