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城评论:万科新宣言—也谈毛大庆发言事件
(2014-05-10 12:54:42)
标签:
房产 |
万科新宣言—也谈毛大庆发言事件
1、
我们先采用倒叙事件,今天新浪的财经大幅度刊登了王石新书的节选《王石:开发商应给普通百姓盖好房子》,强调开发商应该做蓝领工人,给老百姓造好房子。接着我们再向前,王石强调2014年以后,才是万科真正的春天,还有更早的万科3000亿的目标;然后再往前,是郁亮对毛大庆访谈内容的肯定,然后再往前是毛大庆的会议稿件的外传。
为什么是毛大庆,为什么是万科?我们再跨个时间段,回忆当年的王石的拐点论,两者内容其实如出一辙,只不过此时是万科的头牌王石,此时是万科体系中不那么显赫的毛大庆。如果两者看做一个企业明确理性的信息传递,那么上次是企业内自上而下,这次是企业自下而上。在自上而下的体系里,万科和王石受到整个行业与关联行业的口诛笔伐,显然万科的形象受到了一定的冲击。而此次以座谈会内容公开,以受害者身份出现,接着郁亮看似安抚受害者,到最后王石最近的曝光内容。我们很难不怀疑,这不是一次彻底的企业理性行为。如此,那我们也就不必纠缠于这个内容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出来的。目的很简单,万科需要这么一次市场行为,只不过不同时间不同环境采取不同的方式而已。
2、万科为什么需要这样一次宣传
先看市场表现,2006年万科销售总额为212亿,市场占有率为1.25%;2007年万科销售额为523亿,市场占有率为1.82%,2008年万科销售额为479亿,市场占有率为1.99%,2009年万科销售额为634亿,市场占有率为1.44%,2010年销售额为1081亿,市场占有率为2.06%,2011年万科销售额为1215亿,市场占有率为2.06%,2012年万科销售额为1415亿,市场占有率为2.2%,2013年万科销售额1709亿,万科的市场占有率2.1%。自2007年万科的业绩增长率分别为:(—8.4%);32.4%;70.5%;12.4%;16.5%;20.8%,从理论上来说,这已经是一个不可能再快的增长速度,以2007年为基准,万科年平均增速达到37.8%;我们再接着看万科的市场占有率,6年时间仅仅增长了0.28个百分点,每年平均增长百分点仅为千分之五不到。按照这种速度,万科永远也无法达到美国帕尔迪的20%的市场占有率,也永远无法给标杆靠拢。(备注,在2006年年报中,万科明确表示新十年的万科的标杆企业为帕尔迪)。
2008年全国房地产市场一片萧条,但万科却在销售额下降的基础上,市场占有率提升了0.17个点。而随后5年的繁荣期,万科的市场占有率还没有达到08年一年所提升的份额。2013年万科管理层大动荡与理想过于遥远是否有关联我们不得而知。但在2013年市场如此火红的情况下,万科的市场占有率反而下降了0.1个百分点。王石与万科再次感受到了市场环境的火热与理想的背离的关系。万科在增长,但行业增长更快,但问题在于行业的困境已经大到让万科人感到不寒而栗的时候,万科的销售业绩在不停的大幅度提升,而万科的市场份额却在下降。这对理想主义的王石与万科来说,心中有着一种怎样的复杂情绪,外人不得而知。
3、万科的杀手锏与行业特性
2006年万科在年报里就已经公开在宣布万科未来将实行住宅产业化的目标。住宅产业化对房地产行业来说,意味着两点:一是成本的规模效应;其次是住房开工建设速度的提前,也就是万科倡导的高周转,也许万科的想法是将拿地到开售的节奏时间控制在40—60天,教其他企业领先一倍的时间,那么这就完全能够主导形成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的局面,万科可以借助这个产业化迅速提升销售总额和市场占有率。当然规模效应以后的其他好处,可以顺势助推万科的规模化速度。
如果万科具有这个优势以后,万科可以容忍的行业问题有:第一可以出比竞争对手更高的价格获取土地,这点短期不会恶化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其次是可以适度降低销售价格,这对购房者有利;第三可以给银行发生更紧密的关系,与银行形成实质战略伙伴,即有效捆绑住银行。
万科要实现产业化,需要战略联盟,就是金融机构。但如果再市场过于繁荣,没有风险,金融行业自身就具有无限繁殖的动能,所以金融机构的约束性是不存在的,同样的分析也可以用在政府身上,繁荣的市场政府需要竞争售价,而不是垄断售价。显然前者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从这个层面来说,万科要实现其理想,内部企业完善在产业化,外部还需要环境的配合,即有一个可约束的市场,市场关联方可以自动助推万科一程。如果重来一次2008年,也许万科可以一年提升0.5个百分点。但如果继续2013年,那么万科的市场占有率说不定还会继续下跌。
上面的分析也就是说,万科需要实现理想的行业特性必须要有所改变。地产发展到今天,悲观的环境是万科需要的,而不是乐观的市场环境。
4、万科有机会实现理想么?
这里第一个问题是万科的理想是什么5%,10%,15%,20%,25%?在典型自由市场里面,一个企业占有25%的份额,就可以控制整个行业。而房地产相对较为特殊,也许一个企业有10%的市场占有率,就可以控制住整个市场。万科能达到10%么?有机会么?
如果市场一直萧条,从理论上来说,万科大概需要5—8年就可以完成这个积累,实现这个目标。但中国市场与美国市场根本不同的核心原因不是所有制,而是资源的稀缺程度,以及市场的宽度。除了房地产,美国还有金融,现代服务业,硅谷,还有美国人口只有中国的25%左右,而中国除了房地产行业,还是只有房地产行业;其次是中国的所有制不同,国企永远可以获得市场型企业不具备的优势,因为国企承担了政治稳定的责任和义务,当然他也会拥有特权;第三是中国的资源贫乏与人口众多造成的财富集中效应的社会问题会更突出,也或者说是中国很容易形成财富的多米诺骨牌的正向与逆向效应。或者更简单的说,万科到10%市场占有份额,就不再是经济问题,而是政治问题,这种背景下,万科能达到10%么?
笔者更多博文,参看中鸿地产网:http://www.cqzhdc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