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踩盘日志20】金科十年城—维护金科洋房专家的地位

(2007-10-26 11:52:04)
标签:

金科

洋房

案名

王榭

天湖美镇

 
在重庆做洋房,几乎没有人能跳过金科而不顾。
 
其实一直不是很喜欢这个案名,觉得这个案名给龙湖春森彼岸的广告语一样自恋,而我觉得金科这个企业还没有这种自恋的本钱—当然这是站在非金科的员工来看的。
 
这个项目的早期,自己曾和那时金科的一个同事有个深度的交流。对项目的所有经济指标以及项目的地块形状与肌理应该说比较的清晰。
 
一直没有留心这个项目的具体的广告信息,或者是因为这个案名的缘故。上次去看江与城的时候,准备去现场看看。但是因为现场没开,加上路不熟,也就放弃了。
 
自己对这个项目其实保持了比较高的兴趣,有几个猜想,一是金科在这个项目的风格取舍问题,王榭现在看来显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因此是否会继续王榭的中国式改良还是天湖美镇的现代主义改良;其次是这个项目的规律指标以及地块的现实条件下,金科会用那种开发策略去做这个项目;三是在今天外企大举进军重庆的时候,金科将用一种什么样的策略去迎接外企的挑战。
 
我们来到了步行街的外卖场,整个项目的规划显得简单与清晰,一边做洋房,一边做高层。因为模型过小,显然看不出项目对地块的利用。因为项目内有山,有湖泊,建筑与地形的结合以及对成本的合理控制方面的结合便结合到了一起。
 
民用建筑不能指望建筑的艺术表达,它只是一个工业品,万科对这个概念诠释的已经非常清晰了,因此项目的规划,至少从沙盘上来说,看不出那种含有艺术的特质元素,普通的不能在普通的规划。我想这才是春森彼案要超越龙湖自己的角度。看过春森彼岸的效果图,从建筑效果来说,它的确有这方面的能力。
 
这个项目的户型引起了自己的极大兴趣,因为这几乎一年时间以来,一直在思考洋房。标准层户型以及建筑的立面几乎就是天湖美镇的一个翻版,但是在处理层与层之间的细部方面,却显示出了金科在洋房技术上的成熟性与领先性。
 
早前看江与城的时候,看到的洋房虽然也是渲染某种风格,不过不明显,而与以往龙湖的弗来明戈和好望山相比,显然从建筑上没有看出有好明显的延续性。金科的产品这方面做的相对而言比较成功,从中华坊到东方王榭,从天湖美镇到今天十年城,你总可以在后一个项目上看到前一个项目的影子,但是你又总能找到一种不同。
 
这个项目的特点在于二层的处理上的改良,我们以前的洋房二层都是从公共空间入户,但是这个项目的二层直接从私密区间入户,也就是从地面直接开个通道供二层业主上去,而在上面的露台和下面二层的私家花园形成高低的错落与呼应关系。在让二层业主也同时占有地的时候,还能由于这个错落关系而形成一种梯度的感觉,同时下面赠送的车位,也给业主带来了便利和实惠。
 
我们总说,今天是昨天的延续,割断昨天就意味着我们对今天的背叛,但是我们也得承认,如果今天只是昨天的翻版,那么这种传承也和割断一样,意味着背叛。应该说,金科用自己的作品表达了自己一直在不挺的学习的这个观念和态度,随着这样会与我们普通的对标准化的含义的背离,离规模效应远道而去,但是综观商品史上,真正的持续的标准化并不存在,改良中的标准化显得更多。
 
这份小小的改良,反过来更为深刻的诠释了金科对洋房的擅长,很多的人在做产品之前,总是漠视A漠视B,但是在没有研究透彻A或者B之前就产生的漠视,显然是不科学与理性的。创新的首要前提是无缺陷,或者是少缺陷,而在无缺陷基础上的改良形成的创新,则显得更有价值与现实意义。
 
想起了胡适先生那句话:“少谈点主义,多做点实事”,不改变我们生活会失去光彩,每天都在改变我们生活就会陷入漂浮。在不变与变之间寻找和谐,才会显得更加现实与有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