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欧鹏出来后,和朋友一起前往北国风光.华宇北宾路的项目,自己一向把他当作北宾路的标杆项目,不想这个想法很快就被殴鹏开盘的价格给打碎了.一直认为华宇的价格路线是一般二线品牌开发商价格向高看的坐标,是一线开发商价格望下探的坐标.在北国风光出来后,自己就抱着一定会有比华宇低的江景房出来,现在看起来是有点不现实了,鹏润与K城,出来的均价都差不多高华宇将近10%,这确实大大出乎自己的意料.
虽然国美与K城位置现在较华宇稍好,可是与他们相对的金源华丽家族也只卖34、500,而且销售不是非常理想。(这中间有个问题,就是华丽家族的物管费据说是8元/平方米,这对公寓来说,的确有些影响)但是对比而言,华宇是销售的临江的房屋,而国美与欧鹏则不是销售的江景房,至少他们目前销售的房子都看不到江。如果按照资源价值说来分析,这是说不通的。
这里涉及到一个人们怎么认识滨江路这个版块的问题,还涉及到一个江景的价值问题,到底江景值多少钱的问题,这估计是判断新一轮江景房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按照刚才从这两个项目得到的信息,看来江景房的最后结局多少会出现一些问题。
第一次正规意义上去华宇的项目看盘,售房部还是能够感受到一个大企业的影子,进门有一张华宇楼盘地图,18个标记表明了华宇在这个城市的地位。整个项目一共40多万方,容积率记得不是很清楚了,应该是3.5—4之间,整个建筑形态是小高层,中高层与高层的组合,从几个角度看了看,正向江的房子也不能保证每栋都能看江,因为受到建筑形态的制约,以及建筑密度的影响,这个项目不看江的房子估计会超过65%,现在正在销售的则几乎是正面都可以看到江景的房子。
看到这个项目的规划,看来华宇也只是把江景当做了众多卖点之一,而华宇生存的宝贝成本控制仍然是主导这个项目开发的指导思想以及核心因素。虽然容积率稍微高点,但是如果要追求绝对的江景最大化的话,这个方案无论如何也不能算一个非常优秀的设计方案,虽然华宇不擅长做高端项目,但是这点对规划的理解能力我想还是充足的。而且对正临江的房屋居然出现了37个平方米的小户型房屋,折后单价不超过4000元的价格,如果算上实行一价清的这个因素(三通费按照正常的水平扣3500元),那么这套房屋的单价才3800多,这只能相当于在其他地段很一般一般的小户型房屋了。江景的价值至少在这套小户型身上看不到影子。
在自己预言2007年重庆将进入江景房时代的时候,没到过这些项目,也没看过这些项目,和一些朋友争论的时候,外地的朋友都足够相信江景房的魅力一定会让房价奇高,自己也有点相信,不过现在看来,这个结论恐怕会有变化。在华宇将最好的资源,用最低廉的价格进行销售的时候,市场也没出现哄抢的火暴局面,那么其他的开发商如果高价开盘的话,市场会追随么?
这一两年,宏观调控雷声大,雨点也开始多起来了,重庆房价一直在温和而小幅度的上涨着,但是这中间上涨更多的是成本,而非利润,当然这一方面是行业越来越成熟,房地产供应量越来越多的反映,但从另外一个层面来看,成本的上涨幅度是远远高于价格上涨幅度。在这种局面下,投机性资本涌入房地产行业越来越少,加上股市的持续坚挺,重庆江景房的前景真的有那么美妙么?
外来朋友看好江景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由就是其他城市发展的先例,但是重庆的确与其他城市不一样,这种不一样更主要体现在城市的融合能力的巨大差异,在重庆基本就一个内地封闭城市的时候,城市价值不看高的时候,外来投资者是很难大规模的涌入的,海客赢州曾经涌入了一大批江浙上海的投资户,但是这种局面并没有延续很久,这从侧面说明一个问题,就是江景房对外地人的吸引力并不是很大,前两年热,是因为全国市场形式一片大好,在任何一个城市投资房产都有非常大的利润,由于投资机会与投资起点与风险而有一批外地投机者涌入重庆,但是随着这些投资的失败,江景房也就再也没出现过海客赢州那样大规模的外地投资群体。
江景房,一个美丽而优美的名字,到底会给我们演绎一段神化,还是一出悲剧,也许华宇真是一个标杆。前面的江景房销售完了,后面不看江的房子怎么销售,用时间换价值的策略,因为宏观政策的打压而暂时不能实现,这种情况下,重庆的江景房靠什么去生存,这确实是一个值得人们反复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