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很惭愧,在重庆工作,而且从事地产,但对重庆的产品却看的相当的少。
这是一个非常有名的项目,这也是一个非常有争议性的项目,接触这个项目是从它的推广开始的,在项目开盘前那四个软文主题,印象深刻,聚落小镇、昏窗、电梯、建筑的这四个主题,执笔人非常不错,但是效果仍然不佳。
在知道这四个题目后,笔者的第一感受就是天江人理想主义的浪漫情怀,聚落小镇这种远古年代最为理想的生活模式复制到今天,可以算人类的一大奇迹,而想用整个产品的细节去打动重庆市场的想法,在今天看来是行不通的。天江失败了,爱佳丽都也失败了,恐怕很少有人现在还能记住爱佳丽都那句“献给人群中通过细节来辨别品质的人”的广告词。
星期天的上午,天空有点闷热,我们到的第一个项目都是天江鼎城,关于这个项目的传说,已经在耳朵边听起茧巴了,今日终于有心情去感受体会一次真实的天江。
褐色或者叫泥褐色,泥黄或者叫什么黄色,有些不太能感受出来的建筑色彩,与笔者在上海看到的印象有着非常相同的理念,这些是有些文化背景与文化底蕴才能欣赏的颜色,在这里被用上了。售楼部建设在小高层的区域内,进售楼部的这个小区主干道,正在进行地下管网施工,施工现场外,是绿油油的草坪与相对活的比较舒心的行道树。基座的建筑色彩好象是白色的(不是记得很清晰了),现场显得有点凌乱与喧嚣。
售楼部的建筑理念是现代主义,建筑的直线条与体快之间的对比关系,贴外墙的大理石(不确定)的暖色色彩,让整个建筑不在冷竣而有些暖意。去的有些早,大厅里面有两个销售人员值班,不算大的大厅里面,因为人气的缺乏显得有些空荡与冷清。
我们没有丝毫隐瞒我们看盘的意图,销售人员不甚热情,在给我们简单介绍后,便叫我们自己去看样板房。对于产品本身,销售人员似忽底气不足,当一个同行的人问他们与保利的比较时,销售人员只是说了一句,他们是做的中抵挡产品,我们高档产品,然后就不在言语了,保利的俏销,看来打击的不仅仅是天江的市场,对天江人的信心也极大的打击了。
顺着小区大道走到尽端,是一个有小块的文化石铺砌成的广场,造价不菲,却有些可惜,笔者在上面走着,完全没有那种高品质生活人的轻松与惬意,反而是怯生生与小心的略有点不舒服的感觉。有些哑然。
开始走进小区的洋房区间,可能是因为对重庆项目看的很少,低估了重庆地产市场的水平,不过这个项目确实让我有些惊讶,在我的印象中,从产品本身来说,这是很少的能和成都市场的产品相媲美的产品。
入口处是清清的草坪,小区内的树,虽然不是全冠树,但也是成年树,建筑在树枝的视线中,静静的站在那,建筑的色彩优雅而不古拙,小区内有很多柳树,绿绿的柳条在微风吹拂下,有些阿挪多姿,池子里的水还没有干涸,喷泉在涌动,池子里的荷叶还在飘动。
建筑的细节做的真的不错,材质也不错,从低层的窗筐的那非常宽厚的铝合金门窗可以看出开发商遵循的真的是想在重庆做那们梦想的50年不落后的建筑,这个项目有点让自己感觉有些成都的鹭岛国际与中信红树湾的感觉,当然这中间由于巨大的价格差异,在建筑材质与更细微的方面,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细节,还不能相比,但是这的确不失一个精致的项目。
穿过低层,我们来到二层的样板房,因为没有销售人员,便只有保安陪同,这是一个理念完全超前的样板房设置,我不知道上海人会不会欣赏这个样板房的功能设计,但是自己作为一个重庆人,对它的质疑太多了,四房的房子,只有主卧与书房进行了功能布置,剩余的两间房的处理之草率,有点让人疑惑,一间房屋里面就挂了个招财进宝的一棵发财树,这种广东人最喜欢的生活方式出现在了这个样板房里面,被这样处理,有些令人啼笑皆非。另外一个房间,设置了一个自己也不知道是那地的生活方式的一个布局。整个样板房装修档次与风格,几乎没有让人进来居住的冲动,有些展示的意味,但是展示的是一种生活方式,笔者是不能理解的,估计大多数重庆人也理解不了。
走出样板房,笔者陷入了思索状态,按照产品所呈现出来的生活理念,笔者妄断,这种生活方式放到上海本地,也是一种相当超前的理念,至少我们在上海看的产品在售楼部与广场的处理上,还没有这么超前。在所有的聚会广场都用大理石或者瓷砖时候,项目却用了文化石,在所有售楼部的布置,几乎都是为了给购房者营造一种居家的强烈冲动的时候,这个售楼部却有些展示的味道,在重庆本土的开发商都在用性价比去向市场要销售额的时候(龙湖也如此),而项目的推广者却企图用细节去瞧动整个楼市。这的确是一种超前,超前的效果今天我们已经知道了,一个在项目初期投入巨大的广告费后,现在没有资金投入推广,也让媒体有些郁闷。
潮来潮去,人来人往,突然有点怀念天江的建设者,一个对生活对人生有着理想的执着追求的人,今天却不得不面临败走山城的现实。前人走了,后人来了,面对现状如今的天江,新来的人想到办法了么?
迷信一点,抗风险的最大根本是产品,天江的产品应该不是差的,新来的人能有办法让这个项目走出泥潭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