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在看盘的时候,还没有特别注意这个项目,它没有碧桂圆的清晰的线路,也没有星河湾与雅居乐的独到特色.
关于雅居乐,笔者没有太多的思考,知道的信息也很少,因此也没有过多的发言权,但是对于星河湾与碧桂圆到是听说很多的传说.
星河湾,一个2001年亮相的项目,在项目亮相之初,便因其巨大投入下的卓越产品品质而吸引了全国人民的眼球,而关于开发公司的老板的传说也众说纷纭,听得最多的,也是自己比较相信的一个传说,就是老板以前是个木材商人,因此在开始建设初期,老板便用高档木材在珠江边上建了一条美丽的滨河栈道,而项目则在全中国第一次采用了纯正的地中海风格,从而一举成为全国地产的标兵.
关于碧桂圆.则是更多的通过王志刚的书所接触的,具体情节也不是特别清晰了,只是还能记得,这个项目的老板原来在做非地产的时候,对地产也是一窍不通的这样一个外行商人.
找不到更多的例子去证明这个观点,而本文也不是要把所有的东西做一个例举,华南新城的开发商是合声创展,一个国有企业,这个项目的操作,用同行的朋友们的话说,是最没有特点的一个项目,自己则深有同感.
因为是分析大盘,笔者就不牵扯太多的因素去分析.同为一个大盘,为什么星河湾与华南新城会有这么大的区别,黑格尔的哲学观点是存在就是合理.那么他们为什么存在,又是否合理,我们想通过一个推测程序去验证这个道理.
以下是假设分析,对星河湾的.既然星河湾的老总在入行之前是做非地产的,那也就意味着对地产技术的完全不懂,因为他有这么多的金钱来投入地产,因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他是一个
非常成功的商人,请注意,这里商人和地产人之间没有划上等号,原因是我们做假设分析上,把地产人这个概念当作技术人才这个概念在使用.
什么是商人呢?我们通常的理解为能够把一单生意看作一个整体的人,也就是控制整单生意完整运行的人,并从运行中获取收益的人.什么是地产人呢?我们这样来理解这个概念,就是把地产当作一个技术行业,对地产的局部技术的阅读能力超过对总体的阅读能力的人才来形容.
有了这样的区分,我们也可以这样来形容,商人是老板,地产人是职业经理人,老板做的是整单生意的总体收益帐,而职业经理人,做的是考核期内项目的收益帐.这样我们就把商人看作了战略的操作者,而把地产人看作了战术的执行者.从原则上与资本的隶属关系上来说,战术将一定要服从战略的安排.
因此商人是整个项目的决定者或者决策者,首先肯定的是星河湾是一个私营企业,老板就是企业的所有人或者决策人,因此老板的思路就是出路,老板的战略就是整个项目的战略,老板的喜好就是整个项目的风格,从决策程序上来讲,在一个由资本统治下的企业决策群体,或者技术群体,从哲学风格上一定会服从老板的指挥的,这不是因为老板的思维一定超过企业决策群体,而是因为资本的威严产生的神秘感与光环,让老板变的神圣,因此老板变成了神圣的意识统治群体,因此整个群体会在资本的光环下,无条件服从老板的意志,因此只要老板思路清晰,整个项目的决策程序就显得异常的简单.而华南新城,因为老板为群体(国有),通常的情况下,国有的决策程序为民主集中制,虽然要集中,但是首要的前提是民主,是在民主的基础上的集中,因此集中的一定是符合绝大多数意志的意见,从原则上说,任何个性宣明的决定,都只能代表一部分人的意志,而不能代表绝大多数人的意志,因此集中的只能是一个中庸的意见与意识.
其实从资本属性与资本赢利方式来讲,这显然是合理的,公有资本一定会强过个体资本,而共有资本首要保护的资本的安全性,因此无论项目特色与否,只要资本安全,公众利益都能得到满足,因此共有资本不太关心资本利益之外的东西,而个体资本除了赢利以外,还要追求社会群体的认同,因此个体资本往往会更主要的看中社会群体的反映,因为他们无法避免主流资本对他们强大的吸引力.因此首先他们要抗衡主流资本的引力,求的资本的独立性,而才能更为自主的追求经济效益.而赢取这些最为有效的手段,就是创造社会新的价值标准,树立新的社会价值标杆.以新的标杆来实现资本的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