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班车该不该下岗?
(2008-12-03 23:23:46)
标签:
夜班车交通事故禁止杂谈 |
分类: 百姓时评 |
据报道,2008年12月2日8时40分左右,一辆载满30人的夜班车由阿图什市驶往乌鲁木齐,行至国道314线库车境内762公里处时,与一辆拉煤的大卡车迎面相撞,造成22人死亡,12人受伤。
在我的印象中,夜班车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是比较高的,而且一旦发生,死伤人数也比较多。比如近的有:今年7月24号凌晨3点左右,314国道和库高速公路焉耆县境内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一辆从乌鲁木齐开往和田的夜班车与一辆拉运煤炭的货车尾随相撞,客车司机当场死亡,车上19名乘客不同程度地受伤,其中3人伤势严重。稍远的,去年5月21日北京时间7时许,一辆从乌鲁木齐市发往尼勒克县的夜班车,在途经霍城县境内时,与一辆相向行使的货车挂撞,造成两车侧翻,致9人死亡、6人重伤,多人受轻伤。去年7月29日凌晨2时许,一辆由新疆库尔勒市发往且末县夜班车行驶至315国道若羌县境内翻车,造成5人重伤、17人轻伤……疆外的许多重特大交通事故,夜班车也占了很大比例。
夜班车是为满足市场需求而诞生的一种运输经营方式。乘坐长途汽车非常单调乏味,特别是超过500公里以上的路途,一般要走七八个小时甚至更久,如果改在夜间行驶,乘客可以在睡梦中完成行程,还不耽误白天的事情,所以,夜班车比较受欢迎。在咱们新疆,一般出行,路途都比较遥远,夜班车更加普遍。
然而,夜班车最容易出现疲劳驾车现象。晚上工作,本身是违反人的生物钟的,虽然规定夜班车驾驶员至少两名,要定时更换驾驶,但在长途车上,受条件限制,是无法保证驾驶员休息好的。凌晨又是最容易发生疲劳驾车的时段,所以这个时段发生的事故也最多。疲劳驾驶是夜班车无法克服和避免的软肋。
视线不好,也是夜班车无法回避的问题。视线差,发现问题就难,采取措施就慢。尽管有人说,夜间路上车辆少,但是车辆少,视线差,更容易造成疲劳。况且,一车的乘客都在睡觉,受到“感染”,驾驶员很难保持兴奋、清醒的状态。驾驶员生理机能进入休眠状态,反应能力下降,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血的教训应该深刻记取。内地一些地方在交通事故多发地段严格禁止夜班车通行,克拉玛依等地也规定,在冬季下午六点以后不许出长途车,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夜班车有自身无法克服的安全隐患,为什么不该禁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