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加“我的论语心得”征文,敬请
谢谢!
点评《论语》中的几则问孝
2·5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点评】无违,就是不违背。按照孔子向樊迟对“无违”的解释,就是:父母活着,按照礼制来侍奉;死了,按照礼制来安葬,按照礼制来祭祀。这当然是指子女对父母的态度。但当今时代,似乎是父母对子女“无违”。独生子想要月亮,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爸爸妈妈不敢给星星。
2·6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点评】孟武伯一向勇猛,所以孔子说,要让父母只担心自己的身体健康而不用担心别的事。但现在,很多子女是“月光族”“啃老族”。如出门,男孩,则担心喝酒打架;女孩,则担心交友不慎被骗。父母总有操不完的心。
2·7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点评】如果只是能够养活父母,那和养活狗、马有什么区别?关键是要尊敬。不但要物质文明,还要精神文明。但现在,子女越多,父母可能越没人养。甚至有些地方养活父母都需要用党纪来确保,何况尊敬不尊敬呢?
2·8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点评】孔子认为,不给父母好脸色,即便是有活年轻人干,有酒饭让年长的先吃,恐怕也不能算作孝吧?对现代人,这个要求有些高不可攀。如果家有老人,家务活总是老人在干,早餐都是老人买回家给年轻人吃。至于谁给谁脸色,不说也罢。
樊迟:孔子眼中的小人 
“君子不器”别解
孔子没法教的三种人
论语:起名的好帮手 
好领导、坏领导
当孔子遇见隐士
孔子眼中的诗经

仕而优则学
投票
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投票
发现孔子的《君子守则》 投票
以德报怨,何如?
投票
孔子最尴尬的事:路遇阳货
投票
人知与知人
投票
论语中的贫富观
投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