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小板高管大肆减持为哪般?

(2008-12-11 22:14:28)
标签:

股票

理财

板高

高管

王健

深市

                           2008-12-11《每日经济新闻》

 

    当前证券市场最主要的任务是什么?毫无疑问是稳定。而只有减少了股价的剧烈波动,市场才能平稳运行。在股指已经暴跌70%的背景下,来自监管层的诸多救市措施纷纷出台,显然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另外,作为上市公司及其高管来讲,同样具有稳定股价的职责。

 

    此前,上市公司大股东及某些高管用自有资金买入自家公司股票的行为,对于提振投资者持股信心显然是大有裨益的。但是,并非所有上市公司高管都能劲往一处使。当诸多上市公司高管的增持形成一道“风景”时,亦有其他高管趁股市反弹大肆减持套现。

 

    10月13日,是华侨城高管及其骨干股权激励股份解禁日,自当月20日开始,其高管便开始了减持。尽管截止目前减持的股份数量不大,但其负面影响却是客观存在着的。其实,不仅仅是华侨城的高管在减持自家公司股份,深市中小板高管的减持套现行为更显得突出。

 

    来自沪深交易所的相关数据显示,沪市10月份上市公司高管合计净增持自家公司股份49.25万股,而11月份的合计净增持上升为187.76万股;深市主板方面,10月份上市公司高管合计净增持151.28万股,11月份合计净增持59.6万股。无论是沪市还是深市主板,其上市公司高管在这两个月都表现出净增持。

 

    但深市的中小板却显得“另类”。同样是来自深交所的数据表明,10月份中小板上市公司高管合计净减持138.34万股,而到了11月份,其合计净减持股份数量大幅飙升至736万股,净增四倍多,如青岛软控董事王健摄及其兄弟王彬共计减持225.48万股(截止今年6月30日,王健摄持有7.15%的股份)。同样都是上市公司的高管,亦同样是持有自家公司的股份,中小板某些上市公司的高管可谓“别具一格”,颇具“独立性”。

 

    中小板上市公司高管的大肆减持行为,至少表明其认为公司股价已经高估了,否则就无法得出合理的解释。但是,中小板股票同样遭遇了暴跌的洗礼,同样跌幅巨大,而其高管趁大盘反弹之际套现,并且与沪市及深市主板上市公司高管采取了不同的操作策略,确实值得深思。

 

    或许套现股份兑现收益是其中绝大多数高管的初衷,毕竟在资本市场中“利”字当头。但中小板某些高管的减持行为,不仅与当前维稳的大势相悖,而且还严重地影响到其投资者的持股信心。既然连高管都不看好上市公司的发展前景,处于信息不对称末端的中小投资者又如何会坚守“投资”。

 

    事实上,中小板股价的高企并非什么新闻。从最初首日挂牌的“新八股”,到“新老划断第一股”中工国际,再到近两年上市的新股,整体而言,中小板新股发行市盈率要高出沪市与深市主板。由于其主要以中小盘上市公司为主,更容易受到资金的炒作,股价高企在所难免。另外,中小板上市公司中存在着为数不少的自然人股东,并且多数还在上市公司中担任高管职务,所持股份解禁后高位减持也就不难理解了。

 

    透过中小板高管的减持,市场更应该反思“为什么”?股改之后的新股发行,只有全流通之名,而无全流通之实,中小板亦不例外。占较大比例股份被人为锁定的现行新股发行制度,已经到了必须改革的时候了,中小板高管的减持行为再一次作出了有力的证明。

 

    http://www.nbd.com.cn/_NewShow.aspx?D_ID=13683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