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最吸引市场眼球的,不是扩大内需的4万亿投资计划,不是股指的强劲反弹,也不是股指本周二的暴跌与周三的返身向上,而恰恰是市场最为担忧的大小非问题。
市场几乎天天都有上市公司关于大小非或通过二级市场减持的公告,或透过大宗交易系统套现的新闻。而有相关数据显示,在行情非常火爆的上周,沪深交易所大宗交易平台共计发生62次大宗交易,仅上周五两市就发生30次,创下了年内单日大宗交易次数之最。
上周一股指开始强势反弹,紧随其后的则是上市公司的减持公告鱼贯而出。从11月10日至18日,至少有13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减持公告,包括欣龙控股、贵糖股份、*ST远东、龙元建设、国电南瑞、中信证券、上海辅仁等。减持股份的,不仅有大非,如欣龙控股大股东海南筑华科工贸有限公司套现1651.83万股,还有小非;不仅有部分减持的,也有全部抛光的,如远兴能源股东上海证大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减持了解禁不久的977万股。不仅披星戴帽的上市公司股份遭遇减持,就连所谓的蓝筹股与权重股同样难逃被减持的命运。
本周二股指产生暴跌,难道仅仅只是因为获利盘太多的原因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大小非的疯狂减持亦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就在周一晚,深市传来四公司(远兴能源、深天地、霞客环保、吉林制药)大小非减持的重磅消息,其中,远兴能源、霞客环保的大小非并非第一次减持。显然,大小非的疯狂减持,多多少少动摇了市场的信心。
在大小非的减持中,某些现象需引起警觉。其一,原先那些没有减持计划,欲紧守股权的大非,在股价处于低位时也开始了减持,说明其持股信心出现摇摆
,如深天地;其二,限售股刚解禁就抛售,说明其股东对于上市公司极端不看好,如上周五ST松辽一部分限售股解禁,本周一其二股东就通过上交所大宗交易系统全部套现;其三,将减持承诺视同儿戏,如吉林制药刚承诺不抛售刚解禁的新股,同时却在迫不及待地减持早就解禁的股份。
这些现象说明,大小非减持的猛烈程度,将大小非看成今后股指上行的最大障碍并非为其戴了“高帽”。
虽然宏观经济的状况如何最终会决定股市的走向,但毫无疑问,市场供求矛盾的影响同样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当前的现实是,监管层全力救经济、救股市,效果还有待观察,但在提振市场信心方面的作用却是有目共睹的。至少,上周A股市场没有再现“跟涨不跟跌”的走势,而是走出了自己的独立行情来了。但是,大小非抛售却猛于虎。
即使是股市产生一波反弹行情也好,同样需要信心的支撑。但大小非的猛烈抛售,市场的信心又如何能够建立起来?股指反弹不到20%,大小非便纷纷大肆套现,一方面,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不利于市场的稳定;另一方面,也给股指的上行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试想,如果大小非如此抛售,今后的行情中,谁还愿意充当其套现的“解放军”?
最严重的是,大小非的疯狂套现,有可能导致刚刚有点起色的市场失去生机。如果股指的上涨,都是为大小非套现服务的,那么,这样的上涨(其实目前只是反弹,也不可能产生反转行情),到底还有多大的意义?如果救股市最终变成了救大小非,成为大小非套现的“工具”,那么,监管层是不是该对大小非采取措施了?
有业内人士预测,如果按照大小非减持30%的比例进行测算,沪指下调至1300点的位置或许无法避免,只存在一个时间问题。如此说来,疯狂抛售的大小非,更有可能导致目前的反弹行情早早夭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