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股市反弹后切勿“自恋”

(2008-11-18 07:34:16)
标签:

股票

    过去的一周,A股市场终于扬眉吐气了一回。

 

   上证指数几乎以全周的最高点1986.44点收盘,离2000点的关口也仅仅只一步之遥。周涨幅达到13.66%,创出了近12年来第三大周涨幅。更难能可贵的是,与境外市场相比,A股在上周摆脱了跟跌不跟涨的秉性,走出了自己的独立行情。上周三欧美股市大跌,周四亚太其他市场亦是产生了后续效应普遍下跌,但上证指数却以大涨3.68%报收,周五的涨幅同样超过3%。

 

    A股市场能有如此强势的表现,并非没有原因。其一,经历了一年多的持续下跌,股指跌幅高达70%,暴跌的豪华“洗礼”,早就将市场的泡沫挤得差不多了。有数据显示,股指处于1700点的位置,整个市场的平均市盈率在14倍左右,即使按照境外市场的标准,已经进入了合理的估值区域,也就意味着其投资价值凸显。而深圳证券信息公司的数据则表明,按照可比方法计算,代表中国蓝筹股的巨潮100指数市盈率仅13.3倍,已低于道琼斯指数的可比市盈率15.8倍;代表中国成长股的中小板指数市盈率15.7倍,大幅低于纳斯达克指数市盈率28.3倍。也就是说,A股市场的主流板块的估值,已经低于美国市场了。

 

    其二,此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发生后,毫无疑问地波及到了国内。不仅资本市场受到冲击,实体经济的影响也日益显现。应对金融危机的风波,各国都在花大力气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救市。如此前七国罕见地一致降息,国内短期内连续三次下调利率等,再加上有关部门松绑房贷的措施,以及日前4万亿投资计划的出炉等,都反映在了资本市场上。另外,监管部门9月份出台救市举措之后,其后并没有表现出消极被动的态势。诸多利好作用所产生的合力,导致了上周股指的表现在全球市场中“鹤立鸡群”。

 

    这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毕竟人心思涨久矣。股指的大跌,市值的巨额缩水,市场参与者早就有不堪承受之重。况且,市场信心伴随着股指的下跌,已极度低迷。因此,上周的大涨,不啻于给市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股市上涨固然令人兴奋,但如果因之而患了“自恋症”,则大可不必。上周四,当A股的走势一枝独秀时,关于“全球股市暴跌A股独善其身”、“A股已经走出独立行情”、“中国股市经济双重突围”等报道不时出现。的确,相对而言,国内经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比欧美国家要小得多,并且,由于A股率先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提前见底的可能性也并非不存在,股指的上涨也是人心所向。愿望虽好,却不能忽视市场本身的风险。

 

    股市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反过来,宏观经济的走向又会反作用于市场。只要宏观面上的隐患不消除,股市反转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当前,虽然全球各国为了救经济、抑制金融危机的进一步蔓延而纷纷采取措施,但金融危机所蕴藏着的风险,却不是短期内就能消除的。而且,其对实体经济的负面效应正呈扩大之势。话说回来,若非此次危机影响极大,又何至于各国都把处理危机风险置于首要位置?同样,若非国内经济处于严峻的局面,相关部门又为何会密集地出台措施?

 

    特别对A股市场而言,除了宏观经济对于市场的影响之外,市场的供求矛盾同样不能忽略。大小非问题一日不能得到妥善的解决,股指的反弹高度就会受限,更别说什么反转了。来自中登公司的数据显示,10月大小非共减持4.04亿股,其中“大非”减持1.42亿股,“小非”减持2.62亿股。对比中登公司公布的从今年6月到9月份的限售股解禁减持数据,10月份是 “大小非”减持数量最少的。尽管如此,并不是说大小非的影响市场已经消化了,其实是10月份股指的再次暴跌后,股价提不起大小非减持的兴趣了。而在上周一至周三的反弹中,大小非的减持就超过了1.9亿股。因此,客观上,虎视眈眈的大小非成为股市走向的最大不确定因素。

 

    目前的股市转向纵然是值得欣喜的一面,但如果大小非的政策不发生变化,或许A股市场也只能是“自恋”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