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何救市措施频出股指欲振乏力?

(2008-10-29 08:09:27)
标签:

证券

财经

政策底

a股市场

股票

    千八保卫战再次宣告失利!

 

    10月27日,上证指数跳空低开,开盘不久便直接击穿了1800点。全天走势一波低于一波,收盘于1723.35点,并创出此轮暴跌以来的新低1721.60点。

 

    上周五,不仅国内A股出现下跌,境外市场中包括日经指数、恒生指数、道琼斯指数以及欧洲主要市场几乎无一例外都是暴跌。尽管周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宣布决定对证券市场个人投资者的证券交易结算资金在2008年10月9日后(含10月9日)孳生的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这一利好也被市场视而不见,可以说,投资者对于利好已经有点麻木了。

 

    应该说,自9月18日以来救市,监管层维护市场稳定的力度与4月份与奥运前相比均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市场仍然我行我素,投资者没有信心。

 

    此次跌破被认为“政策底”的1800点是在多方面力挺股市的背景下发生的,从中也凸显出市场的疲弱与无奈。金融危机的愈演愈烈,对于国内宏观面上的谨慎,还有上市公司不太令人满意的三季报,等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了“政策底”在市场巨大的抛盘面前毫无抵抗之力。

 

    如果从股指的跌幅上看,从6124点到1721点,其幅度高达72%,超过了金融危机发源地的美国股市,A股市场亦从前两年全球资本市场的最牛快速步入到最熊。在A股市场对于其中的风险暴露无遗的同时,其实更多的是投资者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作铺垫的。

 

    全力救市,却遭遇如此的尴尬结局,或许是监管层没有预料到的。况且,无论是从宏观面上,还是特别针对股市的措施上,市场应该已经看到了来自监管层的决心,可惜的是,市场却并不卖帐。

 

    事实上,对于1800点“政策底”的不保,市场人士早有预期。在境外市场一片狼藉的情形下,A股是否能一枝独秀虽然成为市场的憧憬,但憧憬归憧憬,市场归市场,A股最终也没有“秀”起来。

 

    客观上,笔者此前对于政策的强力救市,也曾认为不会重演4月份救市的那一幕。而铁的事实则教育我们,趋势一旦形成,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挡,就像去年的印花税上调没能阻止股指创出6124点的历史新高一样。

 

    到底是应该反思救市的政策,还是应该反思市场,其实都同等重要。全力救市固然可喜,但现实却是如此的残酷无情,也就意味着此次救市最后还是功亏一篑。中石油大股东数十亿资金的增持,换来的却是套牢;汇金公司的增持则更像是“表演秀”;其他上市公司的大股东的付出,或许在日后会有厚报,但目前看还是无法脱离被套的命运。股指创新低,股价同步下跌,已经给出了最好的诠释。

 

    去年股指迭创新高,市场上泡沫横飞,历经暴跌,市场在修正过程从曾经的正向泡沫,到目前开始产生反向泡沫。是市场不存在投资价值吗?不是,超过200家上市公司的市盈率已经低于10倍了;是市场缺乏资金吗?同样不是,因为A股市场上从来就不缺乏资金,倒是投资者常常缺乏信心。因此,问题的根本还在于提振整个市场的信心。

 

    救市措施频出,而股指却欲振乏力,折射出投资者信心的沦丧,也注定了“政策底”如同一张纸一捅即破。并且,在新低产生之后,市场又将步入寻底的征途中。那么,股指的底又在何处呢?

 

    无论从哪方面讲,国内的基本面均要强于境外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此情势下,A股的表现即使不好,也不应该比它们差,但这只不过是人为的想像罢了。实际情况是,A股已跌得面目全非,似乎只有招架之功,而毫无还手之力。

 

    当前最急需的是提升市场的信心,既然此前的救市成果被下跌所湮没,监管层不妨出台更“重量级”的救市举措,如推出平准基金入市,暂停大小非的减持等。或许唯如此,市场才会重新唤发活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