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股市估值在用“脚”投票中实现接轨

(2008-08-15 08:10:25)
标签:

财经

证券

a股市场

估值

沪深

股票

                        2008-08-15《每日经济新闻》

 

    与成熟市场接轨是A股市场发展的大势所趋。

 

    撇开市场的基础性制度建设与法治环境不谈,单单从估值水平方面来考量,国内证券市场其实曾经就实现过接轨。最值得回味的是2005年“千点论”成真时,沪深两市对应的加权平均市盈率为17.93倍,与其时的H股平均市盈率相比相差无几。也是在这一背景下,加上股改等多方面的因素,A股市场迎来了一轮罕见的大牛市行情。

 

    从3000点到2566点,及至其后更低的点位,暴跌之后的股市低点不断出现,股指亦在一种无助又无奈的困境中挣扎。实际上,经历高达60%的跌幅,个股估值上已产生了反向泡沫。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12日收盘,沪深300指数成分股平均市盈率为17.54倍,而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成份股的平均市盈率为17.72倍。如果仅仅从数字上比较,A股已经比美股便宜。事实上,历经暴跌的洗礼,A股估值已经与成熟市场实现接轨了。

 

    虽然我们一直在大谈市场化以及与成熟市场接轨,但如此的接轨方式却不是投资者所愿意看到的。而此前的一项投资者盈亏情况调查显示,有超过92%的投资者出现亏损,随着股指的进一步下跌,新低不断后的亏损面继续扩大当不会产生什么疑问。而所谓的估值接轨,本质上也是投资者用“脚”投票的结果。

 

    估值接轨的过程,也伴随着来自方方面面的维稳举措。从最初监管层表态将严格审核上市公司再融资开始,规范“大小非”的减持行为、降低证券交易印花税,以及其后人民日报、新华社纷纷发表文章力挺股市,再到发改委、国资委成为维稳阵营中的一员,等等等等,已经说明市场问题的严重。在这一切的背后,是整个市场信心的逐渐丧失殆尽。

 

    估值上实现接轨,至少说明A股市场更加具备了投资价值,但这个代价却太沉重。投资者信心没有了,证券市场的三大功能遭遇严重扭曲,并且,市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稳定还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的因素,如PPI继续走高、CPI居高不下、上市公司业绩增速放缓以及“大小非”犹如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于市场上方等,是市场必须面对的一个又一个壁垒。

 

    但A股毕竟是一个“新兴加转轨”型的市场,如果再考虑到国内GDP仍然保持着高速发展的态势,A股市场的估值水平理应有一定的溢价。也就是说,虽然“大小非”的逐步流通会导致市场估值的重新洗牌,现阶段A股估值也不应该与成熟市场“接轨”,而应该是有所溢价才算合理。然而,事实却是另一番令人遗憾的景象。

 

    即使市场总是对的,目前股市的现实也预示着存在非理性的成分在内。资本市场作为各参与方的逐利场,没有谁会傻到主动去用“脚”投票的地步,特别是在股指出现大幅下跌,个股股价大幅缩水的情形下更是如此,况且,整体而言其估值水平已基本上没有了泡沫。

 

    涨涨跌跌是市场的运行规律,但A股市场估值上的时而接轨,时而产生巨大泡沫的现象却是我们应该深刻反思的,更何况此次接轨是市场用“脚”投票的结果。如果单从数字上来衡量,国内市场的规模已跻身全球资本市场的前列,估值也凸显出投资价值,但这远远不够。A股市场若真正要与成熟市场接轨,必须在制度建设与监管方面做足文章,而不能仅仅只依靠投资者用“脚”投票去“索取”。

 

    http://www.nbd.com.cn/_NewShow.aspx?D_ID=11964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